kmeans设置中心_kmeans算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k-means算法原理

K-means中心思想:事先确定常数K,常数K意味着最终的聚类类别数,首先随机选定初始点为质心,并通过计算每一个样本与质心之间的相似度(这里为欧式距离),将样本点归到最相似的类中,接着,重新计算每个类的质心(即为类中心),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质心不再改变,最终就确定了每个样本所属的类别以及每个类的质心。由于每次都要计算所有的样本与每一个质心之间的相似度,故在大规模的数据集上,K-Means算法的收敛速度比较慢。

聚类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将相似的样本自动归到一个类别中。

聚类算法与分类算法最大的区别是:聚类算法是无监督的学习算法,而分类算法属于监督的学习算法,分类是知道结果的。

在聚类算法中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对于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欧式距离法。


k-means算法流程

1.选择聚类的个数k(kmeans算法传递超参数的时候,只需设置最大的K值)

2.任意产生k个聚类,然后确定聚类中心,或者直接生成k个中心。

3.对每个点确定其聚类中心点。

4.再计算其聚类新中心。

5.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收敛要求。(通常就是确定的中心点不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