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近年来,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每年都在以超过

20%

的速度增长,而网络视频监控更是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随着



平安城市



等大型联网监控项目的出现,众多企业纷纷加入到网络视频监控这块生机勃勃的市场。前几年争论于尘嚣上的

DVS



DVR

孰优孰劣的问题已逐渐平息,系统管理平台成为了大家争论的中心。




平台软件意识及地位转变










DVS

出现的那天起,关于

DVS



DVR

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被提及出来。强大的网络功能、高压缩比的视频算法、远程管理控制、小巧灵活的外观设计这些都是

DVS

的特有属性;本地控制、前端存储、无人值守、大路数视频输入这些是

DVR

特有的属性,不过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功能的不断升级,两类产品逐渐趋于融合。

DVS

支持前端存储,路数也越来越多;

DVR

的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外观也更加小巧,

MPEG-4



H.264

成为两类产品主流压缩算法。这使得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再在意是

DVS

还是

DVR

,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相反,系统管理平台曾经是

DVS



DVR

的附属品,现在则被用户越来越重视。早期的管理软件是一个基于

DVS/DVR

主机的配套性软件,各大硬件生产厂家都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硬件的设计上,而忽略了对管理软件的开发,有的甚至将其包给外包公司帮助开发。因此,各个厂家所推出的管理软件良莠不齐。殊不知,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管理软件相对于主机,更能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感觉,例如软件模块不分明、操作复杂、界面不友好,甚至程序崩溃等问题都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感觉。国内的生产厂商由于产品线的单一、资金有限等原因,对于软件问题则



心有余而力不足



。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人机之间的互动已经渐渐被用户与管理软件之间的联系所取代。即使硬件做得再优秀,若没有良好的管理平台软件支持,客户也不会花巨资买入产品。




平台软件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




如今,管理平台软件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除了视频浏览、云镜控制、报警联动、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电子地图等基本功能以外,还需要对大型网络环境下分散监控场所的不同种类数字图像设备、安防报警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成为一种面向业务应用服务的、全数字化、基于网络和高度集中管理的视频管理平台软件。




评价平台软件的几项重要指标




个人认为,评价一个视频管理软件平台的好坏有几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软件承载能力、软件成熟性、软件整合能力、软件可维护性以及系统可持续发展性。




软件承载能力






软件承载能力是指管理平台软件能够支持的最大稳定运行视频监控点数和客户访问数。



这项指标决定了系统的建设规模。当前,随着平安城市项目的大规模开展以及跨区域性联网



项目的兴起,系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作为系统核心的管理平台软件能力不够,那么系



统是无法持续建设的。为了满足大规模、多用户的需求,多服务模块处理技术、多级目录服



务构架被广泛应用(如图

1

)。



管理平台软件在使用了多服务模块处理技术后,首先可以分散部署管理平台软件,使得系统负载均衡处理。其次,可以在同一级管理中心上部署多个数据服务模块,比如系统中负载最大的转发服务模块,可以在同一级管理中心上安装。只要网络带宽允许,可以无限制安装多个,其它服务模块道理相同,这就使得系统可以无限制扩展规模。再次,为系统整合与维护提供了方便。



多级目录管理构架又名多级管理中心构架,是在多服务模块处理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它使得系统规模扩展更加容易,同时为大型联网项目跨地域、跨网络的管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软件成熟性








软件成熟性是大型网络视频管理平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从理论上讲,即便有着再



好的功能或者承载能力,没有经过实际的检验都是不可信的。现今,有很多公司刚刚研发出



来管理平台软件,就号称该平台支持几千路甚至几万路图像,而一旦实际应用,往往连几百



路图像还没达到,整个系统就崩溃了。也因此,对于用户单位来说,考察实际应用的案例是



评估软件成熟性的最大依据。




软件整合能力






软件整合能力考量了一套软件的系统方案解决能力。它既包括对已建系统的改造能力,



也包括系统建成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同时关系到是否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现在



的管理平台软件需要实现对

PC

架构

DVR

、嵌入式

DVR



DVS



IP

摄像机,以及报警设备等各



类型设备的兼容,同时还要与



三台合一



、城管路政、消防系统等各种安全防范系统通信,



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用户需要。




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是目前各类平台管理软件的薄弱部分。一个已经建成的



系统项目越大维护成本越高,以一个

5000

点的项目为例,其维护人员、网络租用再加上设



备损耗,每年支出就能达到几百万。而如果随着需求的增加、技术的进步,管理平台软件却



没有发展,那么,系统就成了一个临时工程或者面子工程,可以说是在浪费大量资源。




视频分析给平台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供手段




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加大,几千个点甚至几万个点的项目层出不穷,依据现有技术建立的这样庞大的系统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投入数亿、甚至数十亿元资金建设的一个城市级视频监控平台如果仅为公安业务提供事发后的录像数据查询根本无法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让这样一个系统服务于更多的行业、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大系统面临的难题。近两年,快速发展的智能识别技术为管理平台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供了手段。



其通过复杂的识别技术可以自动判断人、物体和车辆,并可以对人的行为、人脸信息、车辆号牌等进行分析,为使用视频管理平台软件系统的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由于识别技术的智能自动分析能力,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网络资源占用、存储空间等。同时,可以为更多的部门或者用户提供深入的服务。



视频的智能化包括多种形式,目前国内技术相对成熟的应用如车牌识别、人脸识别、视频测速等均属于智能化范畴,通过视频实现车型识别、对通过某一区域的车(或人、自行车等)流量计数、对禁止左转、掉头、单行线、非停车区域等汽车违章行为进行识别等均属于智能化的较深层应用。



国外公司的视频智能分析研究及产品化工作已经有了显著成果,已应用在军事、安全、商业、交通及智能化设备等各个方面,其主要功能包括:



·


发现并鉴别:可疑物体

——

人,交通工具,船只等的识别;可疑事件

——

经过视频绊网,进入警戒区域,在视图中突然出现等;




·

判定可疑物体或可疑事件对用户是否存在安全威胁;




·

通过平台软件预先设定的方式,将报警信号发送到保安人员及时得到处理。



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公司等也在着手进行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应该说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视频领域智能化研究将非常热门。




结语




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管理平台软件会体现更高的重要性。随着智能识别技术的逐步成熟,软件也会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安全、健壮、开放、全面的服务。未来的视频监控市场,用户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系统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