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基础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ajax介绍


ajax就是异步的js和XML

Ajax即”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 Javascript和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快速动态网页应用的

网页开发技术,无需重新加載整个网页的情况下,能够更新部分刚页的技术。

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載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

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就是使用ajax技术 对网页进行局語更新 (向后台发送了请求 但是页面不会发生跳转)


发送 ajax 请求的5个步骤


1.创建请求对象

2.调用open方法 (open 方法里面来设置 请求方式和请求路径)

3.设置请求头 (get请求不需要 可以直接忽略 post请求必须设置请求头)

4.监听响应完成事件(在响应完成事件里面来获取响应体)

5.发送请求


get请求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2.调用open方法 (open 方法里面来设置  请求方式和请求路径)
            // open方法的参数  参数1:请求方法 有get  post
            xhr.open('get','data.php');
            // 3.设置请求头 (get请求不需要 可以直接忽略  post请求必须设置请求头)
            
            // 4.监听响应完成事件(在响应完成事件里面来获取响应体)
            xhr.onload=function(){
                // console.log('响应完成');

                // 拿到响应体
                console.log(xhr.responseText);
            }            
            // 5.发送请求
            xhr.send();

            // 发送请求并获得响应体  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因为需要通过网络  将需求发送到后端  从服务器获取数据  是一个异步过程




post请求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2.调用open方法  get请求需要传输的数据 拼接在url里面
            xhr.open("post","checkName.php");

            // 3.设置请求头(get请求不用,忽略)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4.监听相应完成事件

            xhr.onload= function () {
                result.innerText = xhr.responseText
            }

            // 5.发送请求 注意点:传参的时候 参数引号里面绝对不能有空格
            xhr.send("userName=" + this.value);
    如果post请求不传递参数 不加请求头  不会报错  而且也会返回响应体
    如果传递了数据 不加请求头 不那么传递给服务器的数据服务器就会拿不到

    如果传递多个参数  呢么多个参数之间使用&符号连接


onreadystatechange 属性


在发送请求的过程中onload有兼容性问题工E8及其以下的测览器不支持

解决办法:使用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来替换这个事件是在请求装填发生改变的时候就会触发

js里面所有的事件都是小写

        0   只是创建了请求对象请求还没有建立(请求还没有初始化
        1   准备好了发送请求(已经和服务器建立连接)
        2   请求已经发送服务器处理请求中
        3   请求处理中(即将要返回数据给浏览器)
        4   请求己完成而且响应数据已返回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 我们需要在这里写一些代码
}


.readyState 属性


readyState 属性存有服务器响应的状态信息。每当 readyState 改变时,onreadystatechange 函数就会被执行。

readyState 属性可能的值:

状态 描述

0 请求未初始化(在调用 open() 之前)

1 请求已提出(调用 send() 之前)

2 请求已发送(这里通常可以从响应得到内容头部)

3 请求处理中(响应中通常有部分数据可用,但是服务器还没有完成响应)

4 请求已完成(可以访问服务器响应并使用它)

我们要向这个 onreadystatechange 函数添加一条 If 语句,来测试我们的响应是否已完成(意味着可获得数据):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xmlHttp.readyState==4)
{
// 从服务器的response获得数据
}
}

.

responseText 属性

可以通过 responseText 属性来取回由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在我们的代码中,我们将把时间文本框的值设置为等于 responseText: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xmlHttp.readyState==4)
{
document.myForm.time.value=xmlHttp.responseText;
}
}


get和post请求的区别


1. Get是不安全的,因为在传输过程,数据被放在请求的URL中;Post的所有操作对用户来说都是不可见的。

2. Get传送的数据量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受URL长度限制;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一般被默认为不受限制。

3. Get限制Form表单的数据集的值必须为ASCII字符;而Post支持整个ISO10646字符集。

4. Get执行效率却比Post方法好。Get是form提交的默认方法。 收起


ajax状态码


100——客户必须继续发出请求

101——客户要求服务器根据请求转换HTTP协议版本

200——交易成功

201——提示知道新文件的URL

202——接受和处理、但处理未完成

203——返回信息不确定或不完整

204——请求收到,但返回信息为空

205——服务器完成了请求,用户代理必须复位当前已经浏览过的文件

206——服务器已经完成了部分用户的GET请求

300——请求的资源可在多处得到

301——删除请求数据

302——在其他地址发现了请求数据

303——建议客户访问其他URL或访问方式

304——客户端已经执行了GET,但文件未变化

305——请求的资源必须从服务器指定的地址得到

306——前一版本HTTP中使用的代码,现行版本中不再使用

307——申明请求的资源临时性删除

400——错误请求,如语法错误

401——请求授权失败

402——保留有效ChargeTo头响应

403——请求不允许

404——没有发现文件、查询或URl

405——用户在Request-Line字段定义的方法不允许

406——根据用户发送的Accept拖,请求资源不可访问

407——类似401,用户必须首先在代理服务器上得到授权

408——客户端没有在用户指定的饿时间内完成请求

409——对当前资源状态,请求不能完成

410——服务器上不再有此资源且无进一步的参考地址

411——服务器拒绝用户定义的Content-Length属性请求

412——一个或多个请求头字段在当前请求中错误

413——请求的资源大于服务器允许的大小

414——请求的资源URL长于服务器允许的长度

415——请求资源不支持请求项目格式

416——请求中包含Range请求头字段,在当前请求资源范围内没有range指示值,请求也不包含If-Range请求头字段

417——服务器不满足请求Expect头字段指定的期望值,如果是代理服务器,可能是下一级服务器不能满足请求

500——服务器产生内部错误

501——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函数

502——服务器暂时不可用,有时是为了防止发生系统过载

503——服务器过载或暂停维修

504——关口过载,服务器使用另一个关口或服务来响应用户,等待时间设定值较长

505——服务器不支持或拒绝支请求头中指定的HTTP版本


ajax跨域问题


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Same origin policy)是一种约定,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则浏览器的正常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 Web 是构建在同源策略基础之上的,浏览器只是针对同源策略的一种实现。

它的核心就在于它认为自任何站点装载的信赖内容是不安全的。当被浏览器半信半疑的脚本运行在沙箱时,它们应该只被允许访问来自同一站点的资源,而不是那些来自其它站点可能怀有恶意的资源。

所谓同源是指:域名、协议、端口相同。

跨域的解决方法


CORS(跨域资源共享)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是一个 W3C 标准,定义了在必须访问跨域资源时,浏览器与服务器应该如何沟通。CORS 背后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自定义的 HTTP 头部让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沟通,从而决定请求或响应是应该成功,还是应该失败。

CORS 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目前,所有浏览器都支持该功能,IE 浏览器不能低于 IE10。

整个 CORS 通信过程,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参与。对于开发者来说,CORS 通信与同源的 AJAX 通信没有差别,代码完全一样。浏览器一旦发现 AJAX 请求跨源,就会自动添加一些附加的头信息,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但用户不会有感觉。

因此,实现 CORS 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 CORS 接口,就可以跨源通信。

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成两类:简单请求(simple request)和非简单请求(not-so-simple requ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SONP 跨域


由于 script 标签不受浏览器同源策略的影响,允许跨域引用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动态创建 script 标签,然后利用 src 属性进行跨域,这也就是 JSONP 跨域的基本原理。

script 请求数据的步骤

1.先声明一个函数 给这个函数传递有个参数

2.使用script的src属性去访问跨域资源 并且在接口的后面拼接一个参数 callback 属性值就是我们声明的函数名

    这种解决跨域的问题的方法叫做json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query里的ajax

  $.ajax({
                type:"post",

                // 通常情况下 我们需要传递参数 而且还要把它拼接成key=value形式的字符串
                // data:"name=rose&age=18",

                // jQuery封装的ajax里面  data参数可以直接传递参数  jQuery会自动帮我们自动转换成key=value这种形式的字符串
                data:{"name":"jack",age:18},
                url:"data.php",

                // 是响应成功的函数体
                success:function(obj){
                    console.log(obj);
                },

                // dataType一定不能忘   这个参数是告诉我们jQuery  响应体是什么类型的  让jQuery帮我们自动转换
                dataType:"json",

                // 是请求发生错误的时候 触发的函数
                error: function () {
                    console.log("error");
                }
            })



版权声明:本文为wangzhi0918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