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的和系和基础,各种各种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所以通常也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分为



1.网状数据库2.层次数据库3.关系数据库


最著名的、最典型的

层次数据库系统

是IBM公司开发的IMS,

IMS

是一种适合主机的层次数据库,这是IBM公司研制的最早的大型的数据库系统程序产品。


数据和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人工管理阶段 -> 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主要特点是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面向应用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应用程序,数据不能共享;应用程序完全依赖于数据,数据与程序没有独立性;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数据一般也不需要长期保存。


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数据库系统提供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系统,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实现数据的集中化控制


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


3.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4.避免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


5.实现数据共享


6.提供数据保护


7.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中的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


(1)、数据逻辑独立性:数据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如修改数据定义,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的联系等等)


(2)、数据物理独立性:数据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存储方式等)的改变,如存储设备的更换、物理存储格式和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因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passer007/blog/54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