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实验(3)——RIP路由协议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预备知识



1.内部网关协议[IGP]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

路由选择协议。


无关于其他的自治系统选择什么路由选择协议。

如RIP、OSPF

  1. 在自治系统内部的

    路由选择,叫做



    域内路由选择

    (intradomain routing)



2.外部网关协议[EGP]


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

中,

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

边界时



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

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



这个协议就是 EGP。

  1. 自治系统之间的

    路由选择,也叫做



    域间路由选择

    (interdomain routing),



一图了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内部网关协议——RIP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简介

  •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中

    最先得到广泛使用

    的协议。

  • RIP 是一种

    分布式

    的、

    基于距离向量

    的,

    路由选择协议。

  • RIP 协议

    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Router)

    • 都要

      维护

      距离

      (又叫做跳数:Hop Count)

      记录

  • 使每个路由器到每个目的网络的路由都是最短的(

    即跳数最少


  • 基于UDP,端口号520的应用层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距离”

  1. 路由器到

    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

    定义为

    1

  2. 非直连的距离定义为:

    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 1。
  3. “距离”的

    最大值为16 时

    即相当于

    不可达

  4. 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三个要点

  • 仅和

    相邻路由器

    交换信息。

  • 交换的

    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

    自己的路由表。


  • 固定的时间

    间隔

    交换路由信息



    例如,


    每隔 30 秒。




距离向量算法

这个就不用管先。

但有个

重要结论,也比较耐人寻味,可以提一下:


若X是A→B最短路径上的一个结点,那么A→X和X→B也分别是最短路径。


——基于Bellman-Ford算法(Ford-Fulkerson算法)



优缺点


  • “坏消息传得慢”



    “好消息传得快”

  • 最大的优点

    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 RIP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 15(16 表示不可达)。
  •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完整路由表,

    因而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



dddd(懂的都懂🤡):坏消息传得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解释一下


1 16 –



1

: 到网络1


16

:距离16(表示不可达)






直接可达

(无需经过别的Router)



1 2 R

1


: 表示要到网络1,需要经过R

1

,总跳数是2




RIP路由协议的版本


RIPv1

RIPv2
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 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
用广播发送更新报文 用组播发送更新报文
不支持认证 支持明文和MD5认证



4.动态路由


常见动态路由协议:

  1. RIP 路由信息协议
  2. IGRP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3. 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4. IS-IS 中间系统-中间系统
  5. EIGRP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6. BGP 边界网关协议


口水话的动态路由原理

一个自治系统中,

各个网络约定同一个路由协议,

按照协议定时共享自身网络的路由表信息。

同时按照协议,更新自身的路由表




5.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 # router rip   !开启RIP路由协议进程
Router(config-router) # network 192.168.1.0  !申请本路由器参加RIP协议的直连网段信息
Router(config-router)# version 2  ! 指定RIP版本2(默认是version1)
Router(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在RIPv2版本中关闭自动汇总
...
Router# sho ip protocols  !验证RIP的配置
Router# show ip route ! 显示路由表的信息
Router# clear ip route  ! 清楚路由表
Router# debug ip rip  !在console显示RIP的工作状态



热身结束,请开始你的表演



RIPv2 仿真实验



1.实验设备

  1. Cisco Packet Tracer – -Version 8.0.0.021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Router 选择 :Router-PT

  3. 若干P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实验拓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给PC配IP、Subnet Mask、Default Gateway

依据拓扑图,PC3的配置如下。其他PC同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配置Router

Router>en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3.1.3.1 255.0.0.0  !f0/0 pc3的默认网关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2/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6.1.6.1 255.0.0.0
Router(config-if)#int s3/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5.1.5.1 255.0.0.0
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3/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联通了,但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是空空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给router配置RIP V2协议

如:给Router 3 配置RIP V2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outer(config-router)#net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3.0.0.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5.0.0.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6.0.0.0
Router(config-router)#e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给Router 1 配置RIP V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三台Router的RIP V2协议投入运行,稍作等待后。

Router交换完路由信息。



6.查看Router的路由表

比如Router1的Routing Table

Router#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C    1.0.0.0/8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R    2.0.0.0/8 [120/1] via 4.1.4.2, 00:00:04, Serial2/0
R    3.0.0.0/8 [120/1] via 6.1.6.1, 00:00:05, Serial3/0
C    4.0.0.0/8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0
R    5.0.0.0/8 [120/1] via 6.1.6.1, 00:00:05, Serial3/0
               [120/1] via 4.1.4.2, 00:00:04, Serial2/0
C    6.0.0.0/8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3/0

Router#



P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结

有几个易错点:

  1. 设置router

    rip version 2


    默认是选择rip version 1的。
  2. no auto-summary : 关闭路由信息的汇总功能


    至于为什么要关闭auto-summary?

    ,感兴趣来评论区讨论吧~
  3. 所有接口都要


    no shutdown


    才能启用。
  4. RIPv1版本的数据包当中,

    没有标识掩码的字段,

    所以RIPv1版即使你no auto-summary也没有意义

RIP,不论网络拓扑是否发生变化,

Router之间都要频繁的交换路由表信息。


本篇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为m0_46156900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