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仓库,是由一批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这个数据集合通常保存为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文件,这些数据分类的存在一些结构化的数据表中。

关系型数据采用了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供了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关系型数据库把数据组成一张或多张二维表格,多张相关联的表格群即组成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使用字段,记录,数据表,数据库,主键等术语。

(1)字段(Field):二维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用于描述关系的属性特征,用字段名来区分不同的字段,每个字段的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在创建表时规定的,

(2)记录(Record):二维表中由各字段取值构成的每一行数据称为一条记录

(3):数据表(Table)由字段和记录所组成的一个没有重复行和列的二维表格称为一个关系数据表,

(4)数据库:多个相关联的数据表构成一个数据库,

(5)主键:能够唯一标识不同记录的单个或多个字段的组合称为主键。

数据库的访问过程:

1.连接数据

连接数据为不按步骤,为了将数据引入到程序,需要建立双向通信机制,这个双向数据通信由一个连接对象处理,

2.准备接收数据

准备接收数据为可选步骤,只有当应用程序采用断开式访问数据库时,在处理数据期间才需要在应用程序中临时存储数据,因此在获取数据之前要建立一个数据集,用以接受数据。

3.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为必选步骤,通过对数据库执行查询或存储过程将数据引入程序。

4.显示数据

显示数据为可选步骤,在数据引入程序后,可以显示在窗口上供用户查看或修改。

5.编辑数据

编辑数据为可选步骤,获取数据后,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添加或修改。

6.保存数据

必选步骤,将操作后的数据返回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