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负责的项目,需要进行接口的POST请求测试。根据业务需要,测试时用到了JMeter的3种传参方式,如请求报文+filepath指定参数文件存放路径、请求报文+json串/xml信息。本文对该项目测试过程中用到的传参方式做个小结。
1.JMeter:请求链接+xml文件的filepath
1.1设置请求脚本
step1:添加线程组
Step2:在线程组中添加http请求
- 填写ip和端口信息
- 选择请求方式:POST
- 在路径中填写请求报文,xml文件通过参数拼接在请求报文中;
Step3:在线程组中添加监听器
- 查看结果树
Step3:在线程组中添加断言
- 响应断言,如该项目请求成功的返回码是:{“code”:”0000″,….}
1.2执行请求脚本
2.JMeter:请求链接+json
2.1设置请求脚本
step1:添加线程组
step2:在线程组中添加HTTP信息头管理器
-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Step3:在线程组中添加HTTP请求
- 填写ip和端口信息
- 选择请求方式:POST
- 在路径中填写请求报文
- 在Body Data中添加请求的json串
Step4:在线程组中添加监听器
- 查看结果树
Step5:在线程组中添加断言
- 响应断言,如该项目请求成功的返回码是:{“code”:”0000″,….}
2.2执行请求脚本
3.JMeter:请求链接+xml
3.1设置请求脚本
step1:添加线程组
step2:在线程组中添加SOAP/XML-RPC Request
- 在URL中输入包含请求ip、端口信息和其它报文信息的请求链接
- 在Soap/XML-RPC Data中输入xml信息;
Step3:在线程组中添加监听器
- 查看结果树
Step4:在线程组中添加断言
- 响应断言,如该项目请求成功的返回码是:{“code”:”0000″,….}
3.2执行请求脚本
版权归属laofashi
注:本文属于原创,本博客下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laofashi2015″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laofashi2015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人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人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laofashi2015″,违者本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laofashi2015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