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MEM考研复盘&总结(一)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21届浙江大学MEM考研复盘&总结(一)

MEM 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MEM不同于MBA纯管理型的课程,注重培养技术与管理结合。
适合人群(个人理解):团队内的技术leader想学管理、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带小团队等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浙江大学MEM基本信息情况:
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
学制2.5年
学费15w
上课时间二周集中一次,周五-周日上课
双证(注明非全)
进去容易出来难

简单复盘与总结下个人报考21届浙大MEM的相关经验:

初试

2021届浙大MEM考研时间线与心路历程

  • 2020年10月01日
    #开始准备MEM考试
        对于MEM计划考两年,今年如果上不了明年再战一次;
        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些研究,但已经错过了浙江大学工程师的提前批面试也是有点可惜,毕竟提前批面试优秀以后相当于复试过了,后续的面试中只参加政治考试即可。
        国庆期间不研究考试内容,先研究下历史通过率以及参考网上的一些报考浙江大学MEM的一些经验。
  • 2020年10月10日
    #报名开始
        研招网开始招生报名,截止到10月底;
        学信网、研招网信息填写,然后注意事项不要弄错。
  • 2020年12月26日
    #初试开始
        第一天的初试开始,MEM只考一天,早上考管理类综合,下午考英文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考试场地全是车跟人,然后今年还是疫情,防疫工作还是得做好,也比较花时间,尽量早点出发早点到达,找好教室,调整心态。
        考试完对成绩差不多估分175左右,去年的分数线堪堪过,心里有些慌,但是也没什么毕竟已经考完了,顺其自然。
  • 2021年02月26日
    #成绩公布
        在春节期间一直苦苦等待成绩,一般学校就是2月底公布,浙江大学跟其他学校差不多时间出分,2月底就出分了,180+,当时感觉挺玄的,但是网上都说今年比去年难一些,应该分数线差不多,感觉还有学可以上。
        春节期间相关复试的内容已经开始要准备了,估分刚好能过去年的线,万一就过了,如果真的等到复试线公布再去复习,还要上班时间就比较紧张。
  • 2021年03月13日
    #分数线公布
        浙江大学MEM分数线跟国家线是一起公布的,还好跟前两年一样都是国家线,国家线174比去年还低了一分。自划线往上划一划就比较危险,不过浙江大学也是近几年才开的MEM课程,知道的人还比较少,应该是按照国家线来的。
        开始时刻关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的招生简章,包括复试的内容、复试时间、复试的规则(合理利用规则);
        复试为远程面试,采用钉钉进行。
  • 2021年03月16日
    #复试申请填写
        复试申请表填写,也就是复试简历,老师提问的依据。
  • 2021年03月18日
    #复试远程面试机器调试
        调试双机位设备,与老师测试连线,注重测试环境时的镜头感。
  • 2021年03月20日
    #复试开始
        正式复试面试开始
  • 2021年03月23日
    #复试出结果
        复试出结果,结果还算可以,面试成绩尚可,综合下来至少不在最后几位,准备接下来的入学相关的内容。

初试准备

初试考试内容

– 管理类综合(200分)

  1. 数学(75)
  2. 逻辑(60)
  3. 作文(65)论说文30,作文35

– 英语二(100分)

  1. 完型(10)
  2. 阅读(50)
  3. 翻译(15)
  4. 作文(25)小作文(10),大作文(15)

总体分数分布比较均匀,所花费时间也根据个人强弱点自行分配;

题型的分析总结(个人总结)

  • 管理类综合
    #数学 强项
        涉及高中数学,微积分等大学数学内容不涉及,不需要系统性学习;
    #逻辑 弱项
        之前未学习逻辑学相关内容,需要根据题型进行学习,系统性学习;
    #作文 强项
        论证有效性分析与我之前比较感兴趣的谬论与谬论反驳相关,有过辩论经验的对于这部分应该会比较熟悉;
        论说文可以结合原先写软考论文经验进行缩减,套模板;
  • 英语 弱项
    – 单词,积累少
    – 阅读,阅读比较费力
    – 翻译,需要单词量的积累
    – 作文,简单句型可以,不能驾驭复杂句

针对分析的复习策略

  • 管理类综合
        刷题复习软件:粉笔考研
        复习资料:考研管理类联考复习册(中公或者文都,代价低就可以)
    • 数学 强项
      真题为主(10年内的真题,300道左右)
          因为数学是我的强项,底子在,所以我再进行强化训练,不是从头开始先做一套真题,试试难度
      参照管理类联考复习册进行复习,重温一次初中高中的一些内容
          通过粉笔考研做题,一种是某年的真题类型,另一种是一次出15题,基本上都是真题,但是是随机的真题,这边就是不停的做,题海战术就能锻炼很快的解题思路,这个很重要,后续再讲。
    • 逻辑 未知项
          计划中真题与学习各占一半;
          跟数学差不多,我先做了一套真题,确认学习方向;
      后续我对于逻辑上的学习,实际也不多,只是单纯听了一次”三段论“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如逆否命题等于原命题)的课程,花费了几个小时消化了”三段轮“与命题关系,可以数据草稿化到草稿纸上,这个使我拿到了我认为波动比较大的逻辑分数
          另外就是需要学习怎么把题目简化,比如说甲乙丙丁简化成ABCD,唱歌跳舞抽烟喝酒简化成1234;然后把题目的题干简单成表,或者能变成数据草稿化到草稿纸上,那就便于理解题目,缩短解题时间。类似编程中形参与实参或者是泛型的关系。
          刷题提升解题的时间与拓宽解答的思路,真题是比较神奇的东西,做过之后有了手感上手还是比较快的,不会做的多想想或者战略性放弃,基本上万变不离其宗
    • 作文 强项
          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考察的也是逻辑漏洞,由于我之前研究过谬论相关的内容,所以我对于这块上手也比较快,先套一个模板,网上都可以找到,指出例文中的逻辑错误,加上正确的逻辑进行反驳;
          论说文跟高考作文应该算差不多类型,传统意义上应该算是八股文,总分总,分论点多列点自己的思考进行,基本上做到不偏题即可,分数应该60%以上了;
      一类卷(30~35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行文流畅。
      二类卷(24~29分):中心明确,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
      三类卷(18~23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尚完整,语句较通顺,有少量语病。
      四类卷(10~17分):中心不太明确,结构不够完整,语句不通顺,有较多语病。
      五类卷(10分以下):偏离题意,结构残缺,层次混乱,语句严重不通。
  • 英语二
        刷题复习软件:粉笔考研
        单词软件:墨墨背单词
        复习资料:无
        英语是我的弱项,一直以来的弱项,英语考试还是比较担心没过线,管理类联考分数再高也没用,我的目的主要是冲着英语过线去的。先review一下真题,确认题型。
    • 完形填空
          完型填空性价比太低,来不及的话对我来说直接蒙也是可以的;
    •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大头,50分,初步看了下新题型我的把握比较大,注重联系新题型争取7选5的题型全对或只错一个,其他注重前两篇比较简单的阅读,能拿的阅读简单分先拿了再考虑难的题目
    • 翻译
          翻译看了下应该还算简单,先逐句翻译到草稿纸上,然后猜一些不认识的单词,使意思大体上正确,语句通顺,再把答案整合后抄到答题纸上,这样的话卷面好看而且都是经过整理的内容,语意通顺。
    • 作文
          作文分为大小作文,作文基本上都是一定的题型。
          小作文基本上写信,单词要求数量不高,记几篇范文,然后嵌套不同的题目中实际写的单词数量不包括通性的范文,应该就只有50个词左右,如果想吃保底,不想拿高分,确保写简单的句子,没有语病错误,分数不会太低,一有语病错误就会被扣分,写长句能体现水平,也会风险,看具体英语水平。
          大作文是看图写作,一般就是饼图,树状图等图标类信息,同小作文,套模板,然后确认语病最少化就能拿到保底的分数。
    • 其他
          有关背单词,我有点难以坚持,实际就背了1000个左右,还没有多少用到的,可能就是英语学渣的悲哀。但是对于记忆力好的可以都多背点,翻译、阅读、作文就用到了就很有用了。

做题时间的控制

    做题的时间控制是比较难的,因为题目难易度的不同,所以做题的时间是有波动的,而且考试时间上比较紧张,管理类联考180分钟,时间上不联系还是有些来不及的,所以平时要加大做题的力度,多练习。
    正式考试前要正式做一套真题或者练习题(如果没有预留一套真题来最后尝试的话或者真题全做过了)来模拟下自己的做题速度看下是否需要提速,如果作文最后没有写完,分数就会比较低。
    英语如果是过线型的做法,推荐先做翻译或作文、等作文跟翻译写完,再做阅读,最后是完形填空。英语看的也是对题型的掌握与单词句型的了解。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27286341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