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ppp协议例题,计算机网络专项练习题(四)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局域网体系结构中 () 被划分成 MAC 和 LLC 两个子层。

[v_act]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v_act]

IEEE 802.3规定数据链路层为2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层(与媒体无关,与IP层打交道),MAC媒体控制接入子层。

在 OSI 模型中,第 N 层和其上的 N + 1 层的关系是( )

[v_act]N层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

N+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

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v_act]

ISO/OSI模型共分七层,第1~3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称为通信子网,第5~7层是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称为资源子网,第4层是传输层,衔接这两个部分。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中,第二次握手发送的包会包含的标记,最正确的描述是?

[v_act]ACK

SYN,ACK

SYN,PSH

SYN[/v_act]

附上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图(第二次握手包含的标记是SYN,ACK),所以选B:

gif;base64,R0lGODlhAQABAAAAACH5BAEKAAEALAAAAAABAAEAAAICTAEAOw==

网络协议的 3 个要素:语法、语义和 ( ) 。

[v_act]工作原理

时序

进程

传输服务[/v_act]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 用来规定信息格式;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语义 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定时 (时序)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比如是采用同步传输还是异步传输!

在数字通信中,传输介质的功能是( )。

[v_act]将信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根据线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形式

在源站与目的站间传送信息[/v_act]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

[v_act]Wbaud

Wbit

2WBaud

3WBaud[/v_act]

主要是利用了尼奎斯特定理

(1)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2)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1 W Baud ;

可以用哪个命令来查看 TCP 和 UDP 连接状态?

[v_act]ping

netstat

ipconfig

nslookup[/v_act]

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以让用户得知目前都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作。

nslookup命令的功能是查询一台机器的IP地址和其对应的域名。它通常需要一台域名服务器来提供域名服务。如果用户已经设置好域名服务器,就可以用这个命令查看不同主机的IP地址对应的域名。

ping命令用于查看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工作,它向该主机发送ICMP ECHO_REQUEST包。有时我们想从网络上的某台主机上下载文件,可是又不知道那台主机是否开着,就需要使用ping命令查看。

Ipconfig是调试计算机网络的常用命令,通常大家使用它显示计算机中网络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及默认网关。

计算机内的传输是 () 传输,而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是 传输。

[v_act]并行,串行

串行,并行

并行,并行

串行,串行[/v_act]

可以参考网卡的通信方式答题,以网卡为分界线,那么外部是电缆,光纤等,是串行传输,然而内部的计算机是并行数据传输,所以网卡还有串行~并行转换的功能

下列哪些协议是外部网关协议( )

[v_act]ICMP

BGP

PPP

RIP[/v_act]

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是一个在自治系统网络中两个邻近的网关主机(每个都有它们自己的路由)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 报文 协议。它是 TCP/IP协议族 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 主机 、 路由 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 网络通 不通、 主机 是否可达、 路由 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BGP ( 边界网关协议 )是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 自治系统 的 路由协议 。 BGP 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 路由域 间的多路连接的协议

PPP(点到点协议)是为在同等 单元 之间传输 数据包 这样的简单链路设计的 链路层 协议

RIP协议是一种 内部网关协议 (IGP),是一种 动态路由选择 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

RIP 协议适用于基于 IP 的()。

[v_act]大型网络

中小型网络

更大规模的网络

isp与isp之间[/v_act]

RIP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距离就是通往目的站点所需经过的链路数,取值为1~15,数值16表示无穷大。

对于小型网络,RIP就所占带宽而言开销小,易于配置、管理和实现,并且RIP还在大量使用中。若采用RIP协议,其网络内部所经过的链路数不能超过15,这使得RIP协议不适于大型网络。

以太网最小合法帧长度为?( )

[v_act]32字节

64字节

100字节

不确定[/v_act]

以太网帧格式:目标 MAC 地址 6 字节,源 MAC 地址 6 字节,类型 2 字节,数据和填充 46-1500 字节,FCS(帧检验序列) 4 字节,所以最小合法帧为 64 字节

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v_act]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v_act]

协议数据单元 PDU(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对等 层次 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物理层的 PDU是 数据位 (bit), 数据链路层 的 PDU是 数据帧 (frame),网络层的PDU是 数据包 (packet), 传输层 的 PDU是 数据段 (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报文(message)。

()使用星形拓扑

[v_act]10BASE5

10BASE2

10BASE-T

上面任何一个均不是[/v_act]

10BASE5 基带同轴电缆(粗缆) 曼彻斯特编码 总线型 最大段长500m 最多结点数目100

10BASE2 基带同轴电缆(细缆) 曼彻斯特编码 总线型 最大段长185m 最多结点数目30

10BASE-T 非屏蔽双绞线 曼彻斯特编码 星型 最大段长100m 最多结点数目2

10BASE-FL 光纤对(850nm) 曼彻斯特编码 点对点 最大段长2000m 最多结点数目2

gif;base64,R0lGODlhAQABAAAAACH5BAEKAAEALAAAAAABAAEAAAICTAEAOw==

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

[v_act]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高层[/v_act]

中继器(RP repeater)是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OSI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中继器是局域网环境下用来延长网络距离的最简单最廉价的网络互联设备,操作在OSI的物理层,中继器对在线路上的信号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用于扩展局域网网段的长度(仅用于连接相同的局域网网段)。

中继器(RP repeater)是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常用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中继器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由于存在损耗,在线路上传输的信号功率会逐渐衰减,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信号失真,因此会导致接收错误。中继器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它完成物理线路的连接,对衰减的信号进行放大,保持与原数据相同。一般情况下,中继器的两端连接的是相同的媒体,但有的中继器也可以完成不同媒体的转接工作。从理论上讲中继器的使用是无限的,网络也因此可以无限延长。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络标准中都对信号的延迟范围作了具体的规定,中继器只能在此规定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工作,否则会引起网络故障。

虚电路的数据交换方式,采用的不是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请问这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v_act]正确

错误[/v_act]

虚电路表示这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附:电路交换的电话通信是先建立了一条真正的连接。因此分组交换的虚连接和电路交换的连接只是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gif;base64,R0lGODlhAQABAAAAACH5BAEKAAEALAAAAAABAAEAAAICTAEAOw==

在 OSI 层次体系中,实际的通信是在 () 实体之间进行的。

[v_act]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v_act]

在TCP/IP协议族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v_act]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

传输层

应用层[/v_act]

PPP 是面向 () 的协议。

[v_act]比特

字符

字节

数字[/v_act]

PPP 是面向字节的协议,所以选 C 。字 和 字节是一回事,比如字长就是字节长度

在某办公室内铺设一个小型局域网,总共有4台PC机需要通过一台集线器连接起来。采用的线缆类型为5类双绞线。则理论上任意两台PC机的最大间隔距离是()

[v_act]400米

100米

200米

500米[/v_act]

200为5类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还要除以2,为双方距离。双绞线有一个“无法逾越”的“100米”传输距离。无论是10M传输速率的三类双绞线,还是100M传输速率的五类双绞线,甚至1000M传输速率的六类双绞线,最远有效传输距离为100米。

下面有关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v_act]面向连接的网络数据传输快

无连接的网络数据传输快

二则速度一样快

不可判定[/v_act]

两种协议的传输速度受实际的网络环境影响。

若信道在无噪声情况下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不小于信噪比为30dB条件下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则信号状态数至少是 。

[v_act]4

8

16

32[/v_act]

可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计算无噪声情况下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用香农第二定理计算有噪信道极限数据传输速率。2Wlog2N≥Wlog2(1+S/N),W是信道带宽,N是信号状态数,S/N是信噪比,将数据带入计算可得N≥32,选D。分贝数=10log10S/N。

下列哪些http方法对于服务端和用户端一定是安全的?()

[v_act]GET

HEAD

TRACE

OPTIONS

POST[/v_act]

GET:通过请求URI得到资源,POST:用于添加新的内容,OPTIONS:询问可以执行哪些方法,TRACE:用于远程诊断服务器,HEAD:类似于GET, 但是不返回body信息,用于检查对象是否存在,以及得到对象的元数据 HEAD,GET,OPTIONS和TRACE视为安全的方法,因为它们只是从服务器获得资源而不对服务器做任何修改,但是HEAD,GET,OPTIONS在用户端不安全。而POST则影响服务器上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