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12——陈述报告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强烈建议刚入学的或者即将入学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阅读本文,博主读这本书的收获挺大的。


目录


内容与形式


详细的内容


原则


在内容方面容易犯的经典错误


具体的形式


在形式方面容易犯的典型错误


其他小窍门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回避问题


关于陈述报告的检测清单


在会议上陈述报告论文的一些小窍门


预防紧张情绪


对付提问


内容与形式

详细的内容

原则

  1. 大部分口头陈述报告都分为三部分。通常的建议是:“首先,告诉听众你将要讲什么,然后开始讲,最后告诉听众你刚才讲了什么。”
  2. 开头部分决定讲话的总体基调向昕众解释你所要讲的话题为何重要,并为接下来的讲话内容作铺垫。第二部分包含了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最长的部分。结尾部分总结你的发言。每个部分可以再分出若干个小部分,这要视讲话的规定长度来定。

在内容方面容易犯的经典错误

  1. 事先演练讲话并给自己计时,然后根据情况添加或删除内容再次演练,直到时间恰好为止。这种方法对于较短的陈述报告非常有效。
  2. 情况下更好的办法是在演练一遍之后根据需要调整材料的数量,并事先拟定一个计划:如果到时候时间不够,将略去哪些内容;时间有余,将添加哪些内容。
  3. 你可以事先计划好在什么时候应该讲到哪个内容,并把计划好的讲话进度写在纸上,做陈述报告时你就可以参考这页纸,以确认自己是否跟上了进度。
  4. 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来陈述报告。
  5. 最好的策略是与活动主办方联系事先了解听众的程度。
  6. 指导如何做商业报告和公共演说的文章往往强调,陈述报告必须要有趣味性。然而面对于学术报告,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7. 如果你攻读博士学位,你要做的口头陈述报告会有两大类

    1. 第一类是作为丰富你简历的一项举措,给科学学科的硕土生或本科生授课
    2. 第二类是与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比如研讨会、会议发言、内部进行的论文进度汇报、以及使人畏惧的论文答辩)。对这两类口头陈述报告的要求截然不同。
  8. 讲义上应该标注权威性的期刊文章、教科书或其他形式的信息来源,用它们来为你的课堂陈述报告提供支持。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做法。

具体的形式

在形式方面容易犯的典型错误

  1. 在事先熟悉一下你将要使用到的设备是个很好的主意——要尽可能掌握多种设备。
  2. 另外,要做好设备出故障的准备,拥有后备方案——比如你在陈述报告时要用到PowerPoint,为了防止由于PowerPoint出故障而使你的发言不能继续,你应该另外准备一些使用高射投影仪播放的幻灯片,作为保险起见的后备方案。
  3. 你应该使用大号字体,以便坐在后排的人也能看清。同时你的幻灯片上必须要留出部分空白,使观众们不至于被过于密集的信息吓倒。
  4. 关键概念列出要点包.然后通过口头陈述报告去解释这些要点句,而不是念幻灯片上的语句。
  5. 典型的坏现象是:

    1. 有人看窗外;
    2. 有人和周围的人说笑;
    3. 有人摇头;
    4. 后面几排有人为了听清楚你说了什么不得不前倾身子,伸长脖子﹔
    5. 后面几排有人询问周围的人幻灯片显示了什么;
    6. 有人看表或看钟。
  6. 典型的好现象是:

    1. 听众做笔记;
    2. 你发表某个观点时听众点头;
    3. 听众在看你的幻灯片或书面材料时与周围的人低声交谈,表现出饶有兴趣的样子;
    4. 听众很有兴趣地观看幻灯片或阅读你发放的书面材料。
  7. 会议(包括学生会议)是观察不同陈述报告风格的极佳场所。

其他小窍门

  1. 某些类型的陈述报告,比如应聘陈述报告,是具有竟争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值得推荐的做法是思考一下别人可能会做什么,然后想出一种与别人不同,比别人更好的做法。别人会把重点放在哪些话顾上﹖他们想不到,但你可以在陈述报告中使用的元素是什么?
  2. 如果陈述报告内容你丝毫不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留意陈述者使用了哪些内行人的招数,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这样你就能够间接地改善自己的陈述报告风格
  3. 参加别人的陈述报告会,尤其是在新学期的头两周参加此类活动.旧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从中了解这类场合的礼节和惯例。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回避问题

  1. 你不需要反对批评意见。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据我所知,它在文献中提及得不多。”
  2. 如果听众的确指出了你研究中的一个缺陷,那么向他们表示感谢,回去以后检验他们的说法——他们可能是对的,如果是的话,你越早改正问题越好。
  3. 如果你礼貌地请他们展开他们的问题,你就能看出他们的建议是否是认真的,是否值得考虑。

关于陈述报告的检测清单

  1. 陈述报告应该多大程度地探讨细节,你确认了吗
  2. 陈述报告的听众已经了解了哪些信息,你确认了吗?
  3. 你演练了陈述报告吗?
  4. 听众能读懂你的幻灯片吗?
  5. 你知道该如何操作陈述报告时需要用到的视听设备吗?
  6. 你事先检查过陈述报告场地吗?
  7. 你准备了陈述报告进度表吗?
  8. 如果设备故障,你有后备方案吗?

在会议上陈述报告论文的一些小窍门

预防紧张情绪

  1. 做足准备:做好准备工作并不会使你不紧张,但它能帮助你克服紧张情绪。如果你事先进行了演练,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并通过演练改进了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那么你在实际做陈述报告时就会自信很多。
  2. 提示卡片:如果你必须记住某些关键信息(比如重要文献及其作者的名字),那么你可以把它们写在一张提示卡片上(也就是关键事实和论点的清单),这样你陈述报告时如果需要就可以参考卡片上的信息
  3. 预料到你的恐惧:把自己最担心的事都想一遍。可能会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你将怎样去面对这种情况?问问别人是怎样处理它们的。
  4. 找到一张友好的脸:如果你把陈述报告看做是与某个人——尤其是对你所说的感兴趣的人的一次谈话,那么你的陈述报告就比较有可能显得温暖亲切,类似于谈话。
  5. 停下来呼吸:在陈述报告过程中做短暂的停顿用来呼吸,你会感觉停顿时间很长,但观众却根本觉察不到。让自己停下来片刻是有必要的,它使你能镇定下来,组织思路,均匀呼吸。你的陈述报告会因此而更加出色。
  6. 自我介绍时告诉观众你是个学生:如果你真的很害怕,在自我介绍时可以告诉观众你还是个学生,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对你比较宽容。比如,你可以感谢你的导师,这样观众就知道你还是个学生了,当然,如果合适的话,你也应该顺带感谢你研究的出资方。
  7. 研究过去陈述报告会上的听众提问:很多人会对不同的讲话人提同样的问题(比如研究方法、统计学、理论的应用,以及与某个理论的联系)。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应该了解一下你的听众是哪些人,事先考虑他们会针对你的陈述报告提出哪些与过去类似的问题,并考虑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8. 穿让你感到舒适的衣服:你在做陈述报告时要想的事情够多了,容不得因为鞋子夹脚或担心衣服不合适而分心。所以一定要穿上让自己感觉良好的衣服。

对付提问

  1. 练习:如果你已经在小型研讨会上陈述报告过你的论文,那么你一定已经遇到过一些提问,并已经有了“身临现场”的体验,这将对你很有帮助。
  2. 问题的规律性:在研讨会上或在别人做陈述报告时,留意听众一般会提出哪些类型的问题,试着从中找出规律。这会给你提供一个基础,使你能够较有效地预测别人在听了你的陈述报告后将提什么问题,你也就能够事先准备问题的答案了。
  3. 提问涉及你不熟悉的文献时如何防卫: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提问者要求你做出评论的某部文献,可以把问题重新抛给提问者:“我不熟悉那篇论文,它的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者你也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将它与你熟悉的文献联系起来:“我不熟悉那篇论文,它是属于人工智能还是属于实证研究?”不要不懂装懂。记得在会后向提问者询问那部文献的出处。
  4. 对于技术性过高的问题可以在会后个别回答。(这个问题很有趣,但我无法给你一个简短的回答。我们能在休息时间讨论吗?)
  5. 没听明白的问题:(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听懂了问题,那么可以把问题按你的理解重新组织一下:“如果我听得没错的话,你是在问我如果……”然后给出你的回答。如果你根本没有听懂问题,可以要求提问者再问一遍——他或她在第二遍时可能会把问题说得简单–些。
  6. 很长的问题;准备好纸和笔。如果有观众提了一个由多部分组成的问题,或者借提问的机会长篇大论,那么做点笔记会帮助你记住在回答时要说的话。
  7. 怪异的问题:与对待技术性过高的问题一样处理这类问题,可以说些类似这样的话:“这点很有趣,我之前没有太多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回去后会对它做一些考证和研究。”千万不要提议在休息时间与提问者讨论。
  8. 让别人帮你记下听众的问题,最好连同提问者的姓名一起记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IEEE802_11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