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笔记本改造成便携KVM(键盘显示器)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前言

本来是一时兴起晒在微信朋友圈的几张图,配文说明很短。想起网上有不少笔记本屏幕改造利用的帖子,但好像没发现把笔记本改造成KVM的。后来想也许有其他人也会对此感兴趣,毕竟还有点实用价值和环保意义,就稍微扩充了一点,放在这里。也是第一次在csdn上发文。

一个被当工程师耽误了的捡破烂修理工。女儿上幼儿园时曾经介绍说我爸爸是研究员,就是专门修理东西的。是的,就喜欢收藏、摆弄些乱七八糟的破烂,尤其是各种工具、零件、机械电子玩意,一方面觉得好玩,另外也总觉得有一天会用上。为了不负众望,防止老年痴呆症,还是经常动手修修东西吧。

家里有好多台各种上古年代的笔记本电脑,总舍不得扔,毕竟在上世纪那是要仰望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工作中经常遇到没有键盘显示器的嵌入式无头设备,每次调试要到处去找个显示器、提一串叮铃当啷的键盘鼠标,不胜其烦,就想能否把旧笔记本改造成个便携的KVM。



立项、拆机

睡梦中经过可行性分析和立项论证,项目启动。

拿了个联想的老本子拆了个稀烂,每一颗螺丝、每一个模块、每一根线缆,连电池包都拆了看看,就像小时候拆玩具一样(男人应该都有这个癖好吧?搞破坏并窥见少有人知的机巧和奥秘,发现科技之美,真的很好玩)。

主板、内存、硬盘、光驱、wifi、天线、摄像头、扬声器、Mic,屏幕、键盘、电池……那么多东西塞进个小盒子,真的不容易。散热设计尤其精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拆机步骤就免了,反正不同机型结构不同,主板也是不要了,拆坏了没关系,就随便拆着玩呗。内存条、硬盘、光驱倒是可以在其他地方用。

最后发现真正有用的只有显示屏、键盘和壳子,显示屏和键盘还不完整,驱动电路都集成在主板上,根本没法用。最后就拆成这么个空壳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最后要用的空壳子。这里有根白色的USB线是后来焊上的(原来是根FPC柔性电路板电缆),后面改造想用那个USB接口当键盘接口。

这是电池包,里面有充电模块,还有个温度传感器。一方面拆着玩,另外考虑有可能要把显示控制的按键板放到电池仓位置。对应的上方键盘面板处正好有空可以打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改造

只剩个裸屏和键盘的矩阵按键,于是网上淘了一个LCD屏驱动模块和一个键盘驱动模块,硬件软件电工钳工一通操作,大功告成。麻烦点只有两处,一个是键盘矩阵的线序测试和键码烧录,一个是结构上怎么安装进那个奇形怪状的壳子里。踩过的坑稍微说一下。



显示屏驱动

LCD屏驱动板,某宝上找,把屏背面的型号拍下来给客服,会给你推荐个合适的配置型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注意的是,原配的屏线电缆可能不够长(配套线是给专用的壳子配的),我们要把驱动板放到原主板附近,电缆要穿过铰链拉过来,距离有点长。

我买的那个店没有长屏线,定制都懒得做。只好自己去其他地方淘,这需要稍微研究一下LCD屏线接口,买错了用不了。一般大多数LCD屏都是LVDS接口,屏线根据屏分辨率有所谓单6、双6、单8、双8之分。

tips:

屏线中的LVDS信号,包括1对差分时钟信号CLK+/-,和n对差分数据信号RXO+/-;

区别在于数据信号的对数n。3对就是6根线叫单6;4对是8根叫单8;如果再double就叫双6或双8。

分析了一下,我的屏线应该是单6(加上时钟共4对差分线,就是图中那4对蓝白相绞的线),买来一试,Bingo!蒙对了。

另外,这个板板还带了个小按键板,控制屏幕开关机和设置的,想到还要找地方安装,头疼(最后装在电池盒位置了,要打孔把按键露出来)。想用扬声器的话,这上面也有接口。其他没什么,通电开机就可以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键盘

键盘看似简单,其实有点麻烦。一般本本里面的键盘都是定制的,很难找到资料,裸键盘矩阵、FPC扁带接口、没法接线,信号多、线序完全不知道,又很难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网上帖子找了个矩阵键盘驱动控制模块Monkey,做的真的很精巧,只有口香糖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和键盘的FPC连接,又找了个FPC24p1.0—2.54的转换板,焊上线就可以把monkey板和键盘连接起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真正头疼的才来了,矩阵键盘有24根线,那些是行线,那些是列线?跟monkey版上Col1-Col8 以及Row1-Row18怎么对应连接?

用万用表试了下,挨个按键试,理论上可行,但24根线的组合太多了,太费工夫了,放弃。

好在这个monkey板做的不错,调试软件工具给力。随便挑了18根键盘线按顺序接到Row1—Row18,剩下的随便接到Col1-Col8,按说明连接计算机USB口,运行调试软件,挨个按键测试。每按一个键,软件会显示是那个行线与那个列线相接了,比万用表效率高多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键盘上所有键按完,发现某行或某列总没反应,就把对应的那两个行列线对调,再试。我反复了差不多3次就所有键都找到了。只要键盘上所有键都找到有反应了,也无所谓顺序,赶紧固化状态,同时按说明把每个键的行列编码烧录写入板子flash,就可以了。

关于键盘矩阵行列线序测试问题,在网上其他地方有很多童鞋问过怎么测。这里就顺便多啰嗦几句。注意接线时用那种单根的杜邦插头,便于测试时来回更换行列线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构

最后剩下的就是结构问题了,笔记本壳子掏空了,看着空间不小,但内部隔板结构件九曲十八弯的,板子要放进去还要把接口外露,只能靠边找有缺口的地方,还是有点费神。我是把内部碍事的隔条都切掉了,侧面也挖了一大块才勉强固定进去了,打孔、螺丝、胶带等等都用了,有点丑,但简单粗暴实用,不是作为商品就不讲究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项、测试

完工测试,因为功能简单,就是个集成的键盘和显示器,连接主机,显示正常,键盘输入、大小写、控制键等均没问题,通过!家里用的机会不多,放办公室用吧。

鉴定意见:完成预期目标,达到家内领先水平,通过结项验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记

其实做完还有个想法,想建议所有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将集成在主板上的显示驱动模块和键盘控制模块接口引出来(可以与现有的显示接口和USB口共用,不需要增加物理接口),通过跳线开关或软件设置可以将笔记本设置成KVM模式,这样CPU坏了键盘显示器还可以用,我们也不用这么费劲了。

技术实现上没难度,但环保意义重大,真的,环保,每年那么多淘汰的笔记本都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应该可以申请个专利。



版权声明:本文为reboot2010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