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设计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数据库设计概念

在数据库领域内,通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信息系统都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设计,广义的讲,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即设计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狭义的讲,是设计数据库本身,即设计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并建立数据库,这是数据库应用设计的一部分。


数据库设计




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构,并根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信息管理要求是指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和管理那些数据对象;数据操作要求是指数据对象需要进行哪些操作,如查询、增、删、改、统计等操作。

数据库设计特点


一、三分数据,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


二、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相结合

数据库设计方法

·新奥尔良方法:该方法把数据库设计分为若干阶段和步骤,并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实现每一个过程。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按照一定的设计规程用工程化的方法设计数据库。(规范设计方法)

·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用E-R模型来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3NF设计方法。用关系数据理论为指导来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ODL方法,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该方法用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术语来说明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及维护

数据库设计开始之前,首先必须选定参加设计的人员:

系统分析人员



数据库设计人员

、应用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用户代表。


(1)需求分析阶段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了解与分析用户的需求。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时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优化。


(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包括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设计步骤既是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包括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把数据库设计和对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这两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设计、实现在各个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以完善两方面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


需求分析阶段

数据:数据字典、全系统中的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存储的描述

处理:数据流图、判定表(判定树)、数据字典中处理过程的描述


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概念模型(E-R图)、数据字典

处理:系统说明书(①



版权声明:本文为gscienty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