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理解概述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在文章的开头,我必须说明,自然语言理解的定义、理论在网上有太多不同的说法,我在这里给出的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理解、能梳理清楚各个子领域的一种概述,如果有哪里出错了麻烦指正。

所谓自然语言理解,就是希望机器能像人类一样,具备理解语言的能力,就像另一半说没有生气,到底是真的没有生气还是气到肺都炸了,这就需要很高的语言理解能力了。

具体来说,我觉得自然语言理解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理解什么,第二个是机器怎么理解。

对于理解什么,主要有三点,句子的领域(domain)、意图(intent)和语义槽(slot),对应的就是自然语言理解的三个重要子领域:领域分类、意图识别、语义槽填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domain、intent和slot我觉得是一个句子不同层次的信息,首先是domain,它说明了一个句子属于什么领域,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比如说”你知道昨天湖人拿了总冠军了吗”这句话就属于篮球领域,“Red Velvet的Irene太美了”这句话就属于娱乐圈领域,确定一个句子的领域的一个作用在于缩小分析范围,比如说你对一个订机票的系统说”湖人总冠军”,它通过确定这句话的领域和订机票无关,就不需要进一步分析这句话想订飞去哪里的机票、具体时间等细节信息了。

对于intent,就是更具体的内容,还是以订机票为例,比如说”我想买一张上海飞北京的头等舱,下午5点出发,国航的”,首先系统会分析句子的领域属于机票相关领域,然后就会进一步分析句子的意图,看看你想订机票还是退机票还是换位置什么的。

分析之后发现你想订机票,就会进一步分析你提供了什么信息,也就是slot,这是语义信息的最小粒度,对这句话来说,“我”、“想”、“买”、“一张”等词都有相应的语义成分,但是和订机票这个意图相关的信息,只有”上海” 、“北京”、“头等舱”、“下午5点”、“国航”,其中”上海”对应的标记就是”出发地”,所以说,实际上槽填充就是一个序列标注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上图的表格就把句子的意思完整表示出来了。

到这里已经介绍完自然语言处理到底理解什么,下一步就是介绍机器到底怎么去理解我们所提到的domain、intent和slot。

让机器学会”理解”,其实就是所谓的语义表示,要知道机器只能处理数字,所以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语言转化为数字。一般来说,语义表示有三种,分布式语义表示(distributional semantics representation)、模型论语义表示(model-theoretic semantics representation)和框架语义表示(frame semantics representation)。分布式语义表示就是之前提到的word2vec、glove之类的词嵌入,把词和句子用高维向量表示,模型论语义表示这里暂不细说,而对于框架语义表示,其实上面订机票的例子用的就是框架语义表示,把整个句子分成了三个层次,表示domain、intent、slots,当然我们也可以划分成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出不同的框架。

那么如果订机票这个例子用分布式语义表示会有什么不同吗,比如说分析domain,对框架语义表示来说,”我想订几张机票”和”我想退一张机票”都属于”机票”领域,domain都用”机票”表示,所以两者的domain是完全一致的,可是如果用分布式语义去表示,直接分析出句子的domain向量,就不会完全相同了,比如说可能一个是(0,0,0.8),另一个是(0,0,0.75)。

来到这里,已经讲清楚了两个问题,总结一下,第一,自然语言理解要理解分析的是一个句子的domain、intent和slot,第二,我们可以用分布式语义表示、模型论语义表示和框架语义表示去表示分析的结果。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模型实现上述所说的内容。

从应用的模型来看,自然语言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深度学习,对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主要都是SVM、神经网络那些模型了,只是如何结合起来应用而已,后面我会继续详细介绍深度学习模型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结合应用,而在本文则继续简单看一下基于规则的方法(因为现在好像不常用,这里简单说一下就过了)。

对于基于规则的方法,我主要简单谈一下CFG(context-free grammar)的思想,看看如何用CFG实现框架语义表示,找出句子的domain、intent和slot。

之前提到一种框架是三层分层结构,而CFG采用的则是语法树结构,以前我们可以根据句子中每个词的词性构建语法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S表示句子,NP、VP、PP是名词、动词、介词短语(短语级别),N、V、P分别是名词、动词、介词。可以看到,其实从语法的角度,也把句子分成了句子级、短语级和词级,所以相应的我们用domain、intent、slot替换这三个等级,就可以得到新的语法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学习标注好的数据,CFG可以推导出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从而找出句子的domain、intent和slot,关于CFG的详细过程这里暂不细说。

这种基于规则的方法虽然可以推导出句子的语法结构,但是因为词的多义性,结果未必准确,从语法的角度来说,词的多义性就是一个词的词性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比如情态动词的can表示”可以”,可是名词的”can”表示罐头,这是传统语法的情况。而像我们上面那种自定义的模型,比如说有这么一个句子”我想飞去上海,而不是北京”,模型就有可能把上海预测成”from city”,把北京预测成”to city”。

从根本上来说,基于规则的方法不完美,不仅仅是因为词的多义性之类的问题,语言变化多端,不同句子有不同意思,甚至同一句子在不同场景下都会有不同的意思,即使能制定再多的规则,比如搞出一套非常复杂的语法系统,也无法把语言的多样性分析透彻,所以到后来,基于规则的方法就慢慢被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取代了。

最后再来谈谈自然语言理解的难点,第一个难点就是语言的多样性,比如说表达我爱你的时候,可以直白地说”我爱你”,也可以说”今夜月色真美”,对于后者,别说计算机,对人类来说,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谁又会知道这是在表白。

第二个难点是语言的歧义,和语言的多样性有点联系又不尽相同,可以这样说,多样性指不同的话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而歧义则是同一句话可以表达很多意思,正如一开始说的”我没有生气”,到底是生气还是没有生气?

第三个是语言的鲁棒性,意思是语言可能含有噪音,但是对语言的意思影响不大,比如说”今天天气真好”和”今天天气真tm好”,两句话完全一样的意思,但是机器就有可能觉得后者在说脏话。

第四个是语言的知识依赖,我觉得这个才是最大的难点,比如说这样一句话”菊花台真不错”,如果不知道菊花台是一首歌,就可能以为是一个地方名,或者一幅画,怎么理解知识,并且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绝对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第五个是语言的上下文,如何有效地利用上下文对于自然语言理解有着重大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已经大概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到底需要理解什么、怎么理解、实现的方法以及相关的难点,后续也会进一步介绍相关的模型理论。

在github写的自然语言处理入门教程,包含汇总的博客文章和相应的模型代码:

NLPBeginner

最近开始研究对话系统,还在探索当中,学习笔记也会在github上整理更新:

HowToCreateHomunculus



版权声明:本文为jesseyule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