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焦距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镜头上的焦距段越小越好,焦距段越小,成像质量越好。

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 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镜头焦距 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焦距长短与景深 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



注意:


镜头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 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

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 。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

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必须注意,由于照相机镜头设计,特别是变焦距镜头中广泛采用了望远镜结构,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好不容易选好了摄像头型号,发现镜头还有多种焦距可选,2.8mm、3.6mm、4mm、6mm、8mm,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该如何挑选一个焦距合适的镜头,满足自己当前场景的需要呢?

一、计算公式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几个参数。

1、物距 D:即镜头离要拍摄的景物的距离。

2、物宽 H:即所要拍摄的景物的宽度。

3、传感器横向尺寸 h:这个参数一般是固定的。1/4″的传感器的h是3.6mm;1/3″的传感器的h是 4.8mm;1/2.8″的传感器的h是 5.1mm。要怎么知道摄像机是1/4″,还是1/3″的呢,看下图。

我们可以在官网设备的详细参数里边看到。

4、开始算焦距 f=h×D÷H 举例:如果要监控的物体离镜头有 5 米远,即 D=5m;监控的物体大概有 2.5m 宽,即 H=2.5m;要购买 CS-C5T-3B1(E)R, 是1/3″的传感器,h=4.8mm;焦距 f=4.8×5÷2.5=9.6mm。 可是没有 9.6mm 镜头可选,接近的有8mm 和12mm,那通常选较小的 8mm 镜头,因为这样视角会大一点。

二、估算法(本方法适用于 4mm 以上的镜头)

例如:某人距离摄像机10米要看清人脸,用20mm左右的镜头;要看清人体轮廓,用10mm左右的镜头;要监控人的活动画面,用5mm 左右的镜头。 总结起来,如果物体离摄像头距离为X米,那要看清细节特 征(如人脸等),选2Xmm 的镜头;要看清楚体貌特征(如人的 轮廓),选Xmm 的镜头;要看清行为特征(如人的活动),选X/2mm 的镜头。

各类焦距效果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焦距与监控距离的关系:如果摄像头和监控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那焦距越大,人细节越清楚,视角越小;焦距越小,视野越广,但细节越看不清。

总结 :

1.选择:选焦距一点也不难。粗略选的话,只需要知道要看多远的物体,是想看细节、轮廓还是活动,相应地把距离×2,×1,÷2,就得到了相应的毫米数。精确选的话,需要知道物体离摄像头多远,景物多宽,镜头 是多少尺寸的,然后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2.规律:焦距选的越大,越适合拍摄近距离的景象;焦距选的越小,越适合拍摄远的景象。



版权声明:本文为Cretheego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