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使用和原理_sstableloader工具使用及原理解析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sstableloader是cassandra提供的bulkload工具,可以将sstable文件导入到集群中。本文详细介绍其用法和实现原理。


用法

sstableloader工具在cassandra的bin目录下面,用法如下:

20667d938fda001499304c69e5da509f.png

具体的选项可以参考官方文档的介绍,常见的选项有:

-d, –nodes 目标集群的nodes

-u, –username 用户名

-pw, –password 密码

-t, –throttle 限速,单位Mbits/s (默认不限制)

-cph, –connections-per-host 和每个节点建立多少连接

参数指定要导入的sstable文件所在的目录。需要注意的是sstableloader会把目录名作为表名,上一级目录名作为keyspace名称。例如sstableloader /whatever/path/test/t …这个命令会把数据导入到test.t这个表里面。

sstableloader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

  • bulkload批量写入数据
  • 跨集群数据迁移
  • 从备份的snapshot文件恢复数据

bulkload批量写入

cassandra中提供了SSTableWriter这个类来实现对sstable的写入,使用这个类用户可以不需要关心sstable的具体文件格式。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类需要依赖cassandra-all而不是cassandra的java driver。如下代码示意了如何使用SSTableWriter在本地生成sstable文件:

 final String KS = "cql_keyspace7"; final String TABLE = "table7"; final String schema = "CREATE TABLE " + KS + "." + TABLE + " (" + " k int," + " c1 int," + " c2 int," + " v blob," + " PRIMARY KEY (k, c1, c2)" + ")"; File tempdir = Files.createTempDir(); File dataDir = new File(tempdir.getAbsolutePath() + File.separator + KS + File.separator + TABLE); assert dataDir.mkdirs(); CQLSSTableWriter writer = CQLSSTableWriter.builder() .inDirectory(dataDir) .forTable(schema) .using("INSERT INTO " + KS + "." + TABLE + " (k, c1, c2, v) VALUES (?, ?, ?, textAsBlob(?))") .build(); writer.addRow(1, 2, 3, "abc"); writer.addRow(4, 5, 6, "efg"); writer.close();

生成文件之后,可以使用sstableloader将生成的文件导入到cassandra中。使用这种方式写入数据,减少了对服务器的请求量,而且写入本地文件会比向服务器写入数据要快,很适合大批量数据的离线导入。

集群间数据迁移

sstableloader也可以用来做集群间的数据迁移。具体步骤如下:

1 在目标集群创建要同步的表的schema。

2 停止源集群写入(针对停机迁移),或是开启增量数据的迁移(针对不停机迁移)。

3 在源集群的每个节点执行flush:bin/nodetool flush。

4 在源集群节点上执行sstableloader将数据文件导入到目标集群中。


原理

sstableloader会首先通过java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读取meta信息。之后在storage_port通过streaming协议将sstable文件发送到各个节点上。在这个过程中,sstableloader并不是简单的把数据文件拷贝到每个节点,而是根据meta中的相关信息,给每个节点发送他所管理的那一段数据。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cassandra中的streaming协议协议。

streaming协议

在Cassandra中,streaming协议用来在两个节点之间同步sstable中的一段数据的过程,通常用于数据修复或移动的过程。除了sstableloader以外,如下场景中也可能会有streaming的过程:

  • repair
  • bootstrap过程
  • gossip收到和本节点有关的REMOVED_TOKEN状态变化
  • nodetool里面会触发数据移动或修复的命令,例如repair,rebuild,removenode,move
  • Streaming过程中两个节点的网络交互如下图所示:
46fc8efa816c4e3c6e0855c85d2cd1c7.png

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 建立连接

2 streaming准备阶段

3 streaming阶段

4 完成

1 建立连接

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立连接并把连接和StreamSession关联起来。

stream的发起节点创建一个StreamSession对象,并建立两个到远端节点的连接,一个用于后续的发送消息, 一个用于接收消息。之后会通过这两个连接向远端发送StreamInit消息,通知远端节点开启一次streaming,并标明每个连接的用途。

远端收到StreamInit消息后,也会创建自己的StreamSession对象,并将收到StreamInit消息的两个连接和StreamSession关联起来。

连接建立完成后,进入准备阶段。

2 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用于协商节点之间需要传输的文件片段。

发起节点首先发送一个PrepareMessage,其中包含当前节点会向远端节点发送哪些文件或片段,以及需要对方提供哪些表的哪些range的数据。

远端节点收到请求后,会根据请求的range查找对应的sstable,然后向发起节点返回一个PrepareMessage,其中包含要发送哪些sstable的哪些片段,之后远端节点进入streaming阶段。

发起节点收到PrepareMessage后,记录要接收的sstable片段,然后进入streaming阶段。

3 streaming阶段

这个阶段就开始进行文件传输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会分别建立相应的任务。

发送端会针对要进行streaming的文件,按顺序发送FileMessage。FileMessage由消息头FileMessageHeader和文件内容的流组成。当所有文件发送完成后,StreamTransferTask标记为完成。

接收端将收到的文件内容写入sstable。当一个StreamReceiveTask中的所有文件都接收完成后,将sstable加入到ColumnFamilyStore中。

如果接收过程中发生错误,接收端会发送一个SessionFailedMessage给发送端,并关闭StreamSession。

当所有发送和接收任务都完成后,进入完成阶段。

4 完成阶段

当一个节点完成所有的发送和接收任务后,如果该节点已经收到了CompleteMessage,则会向对方发送CompleteMessage并关闭session;如果还没有收到CompleteMessage,则会向对方发送CompleteMessage并等待对方返回。

作者:陆豪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39955700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