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总结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一、OSPF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OSPF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是用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协议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内部

网关协议(IGP),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部工作。

跨层封装        协议号为89        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

2.OSPF的优缺点


优点:

1.适合在大范围的网络

2.组播触发式更新        每30min周期更新

3.收敛速度快

4.以开销作为度量值

5.OSPF协议的设计避免了路由环路

6.应用广泛


缺点:

1.OSPF的配置比较复杂

2.路由其自身的负载分担能力很低

二、OSPF的数据包类型

五个数据包

1.Hello包

Hello包用于组播周期的发送,邻居、邻接关系的发现、建立、周期保活;

在hello包中存在本地已知邻居的RID,用于保活这些邻居;hello  time 10s

或者30s Dead time为hello time的4倍

2.DBD:数据库描述包

DBD不包含完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信息”,只包含数据库中每个条目的概要。

3.LSR:链路状态请求

LSR用来请求邻居发送其链路状态数据库中某些条目的详细信息

4.LSU:链路状态更新

LSU用来应答链路状态请求分组,也可以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实现洪范

5.LSack:链路状态确认

LSAck分组被用来应答链路状态更新分组,对其进行确认,从而使得链路状态更新采用的

洪范法变得可靠。

OSPF数据包的头部结构

一些名词:

LSA(链路状态通告):在不同环境下产生不同的拓扑或路由,一条信息为一个LSA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   整个网络LSA的集合

LSDB同步  : OSPF的收敛行为,整个网络LSDB需要一致

LSA洪泛    :OSPF的收敛行为,需要整个网络接收到同一条LSA

三、OSPF的七个状态机


Down

一旦接收到hello包就会进入下一个状态机


Init(初始化)

如果接收到的hello包中存在本地的RID(router id),将进入下一个状态


2way(双向通讯)

邻居关系建立的标志


Exstart(预启动)

使用不携带信息的DBD(数据库描述包)进行主从关系选举,RID数值大为主,优先进入


Exchange(准交换)

使用DBD(数据库描述包)进行数据库目录的共享,需要ACK确认


Loading(加载)

基于对端的数据库目录,对照本地,然后使用LSR(链路状态请求)来获取未知的LSA(链路状态通告)信息


Full(转发)

邻接关系建立的标志

四、OSPF的工作过程

启动配置完成后,邻居间组播收发hello包,建立邻居关系;生成

邻居表,

之后进行条件的匹配,

匹配失败的邻居将保持为邻居关系,仅hello包周期保活即可;匹配成功的邻居间,将进行邻接

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先使用DBD进行目录交互,在使用LSR/LSU/LSack来获取本地未知的LSA

信息;最终完成邻接关系间的LSDB同步;生成

数据库表

;再然后,本地基于LSDB,生成有向

图->树型结构->最短选路使用SPF算法基于树形结构计算本地到达所有未知网段的最短路径,然

后将其加载到

路由表

中;收敛完成,hello包周期保活;每30min邻居间再周期比对DBD包;

结构突变:

  1. 新增网段 –直连新增网段的设备,直接使用更新包告知本地的所有的邻接
  2. 断开网段 -直连断开网段的设备,直接使用更新包告知本地的所有的邻接
  3. 无法沟通 -dead time倒计时结束后,邻居间断开关系,删除信息

五、OSPF区域划分规则:

1.星型拓扑-非骨干区域需要连接骨干区域

2.必须存在ABR-区域边界路由器-区域间必须存在一个边界设备

六、拓扑结构:

网络类型:

LoopBack        显示P-2-P实际上为环回专用工作方式

点到点(串线HDLC/PPP)不选DR直接建立林俊关系

BMA(以太网)选举DR/BDR

NBAM(MGRE)默认接口工作方式为P2P,仅允许建立一个邻居关系;导致再MGRE环境

中无法建立所有的邻居关系

1.中心到站点(星型结构)DR必须定再中心站点,没有BDR全部接口为broadcast

在MGRE环境下,若一个网段的部分接口修改为broadcast,其他依然为点到点;由于建邻的条件匹配,故可以建立邻居关系;但broadcast需要DR,点到点不需要,所以最终不能正常收敛;需要该网段所有节点均为broadcast

2.部分网状结构  基于实际环境关注是否固定DR

3.全连网状结构        DR/BDR选举正常

七、OSPF的不规则区域

1)远离了骨干的非骨干区域

2)不连续骨干区域–本地学习到来自区域X的路由后,不得共享到X区域


解决方案:

1.普通GRE,tunnel隧道

在合法与非法ABR间使用Tunnel建立一条新的逻辑链路;之后将该链路宣告到OSPF协议中


缺点

1)周期的OSPF进行需要实际通过中间区域进行传递,大大增加中间区域的资源占用

2)选路不佳–OSPF设备接收到两条去往同一网段的路由时,先关注两条路由获取的区域ID;

骨干区域优于非骨干

八、OSPF的虚拟链路技术

由合法的ABR对非法ABR进行授权,之后非法ABR可以进行区域间路由共享


配置命令:

ospf 1

area 1

vlink-peer x.x.x.x        对端ABR的RID


优点:

没有建立新的通道,不存在选路不佳问题


缺点:

1、两台ABR设备间的周期信息,依然对中间照成影响—-华为

2、两台ABR设备间不保活,无周期信息;即可不可靠—-cisco

九、多进程双向重发布—-最佳方案

重发布:多协议间利用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协议边界路由器)

多进程:在一台设备上若同时启动多个OSPF进程,不同的进程将宣告不同的接口,拥有各自的数据库,且不共享;仅将计算所得路由加载于同一张路由表中;

在非法ABR处,将不同区域的接口宣告到不同进程中,形成独立的数据库;之后使用重发布技术来实现路由共享,全网可达;不担心选路问题,资源占用问题;


配置命令

ospf 1

import-route ospf  2

q

ospf  2

import-route ospf  1

十、OSPF的数据库表

[r1]display  ospf lsdb  查看数据库目录

[r1]display ospf lsdb router 1.1.1.1 详细查看该条目的信息

类别名 link-id(页码)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1.1.1.1

Area: 0.0.0.0

Link State Database

以下信息为所有条目均拥有信息

Type      : Router   类别名

Ls id     : 1.1.1.1    link-id(页码)

Adv rtr   : 1.1.1.1    通告者的RID,来源

Ls age    : 723    老化时间,1秒加1;1800s周期归0,触发当下归0,最大老化3609

Len       : 48    长度

Options   :  E     标记位

seq#      : 80000016   序列号

chksum    : 0x6d96    校验盒码


OSPF的不同类别



版权声明:本文为xxyy121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