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基础拓扑结构,基础设计理念总结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名词

  • *LAN\WAN—局域网\广域网
  • *WLAN—无线局域网
  •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 VPN—虚拟专用网络
  • Smart-Link—灵活链路
  •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STP—生成树协议
  •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
  • Internet—互联网
  • *Router/Switch—路由器/交换机
  • MSTP—生成树协议
  • Qos—服务质量模型
  •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 POS—Packet Over SONET/SDH
  • ATM—异步传输模式
  • WDM—光波复用
  • Ipsec—两层VPN协议
  • TLS—传输层安全性协议
  • *OSPF—开发式最短路径优先
  • RIP—路由信息协议
  • IDS—入侵检测系统
  • IPS—入侵防御系统
  • ACL—访问控制列表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ARP—地址解析协议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NMS—网络管理系统
  • NAC—网络接入控制
  • *NAT—网络地址转换
  • BGP—边界网关协议
  • 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


基本模型

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外网
  • 接入层交换机:单纯的接入各种终端的设备
  • 汇聚层交换机:将接入层流量汇聚到汇聚层,做策略和控制功能
  • 核心层交换机:主要是进行高速的数据转化


网络的生命周期

网络的目标是为我们的企业目标和企业业务支撑去做的。

  • 第一步:规划

    组织策略:考虑公司的组织架构,公司有哪些部门。

    业务策略:就是公司当前的业务以及公司未来需要发展的业务。

    财务决策:公司的财务情况,能拿多少钱出来,预算是多少。

概要设计的网络方案。

  • 设计:

    需求分析:就是根据组织策略,来考虑不同部门的网络配置情况。

    项目计划:考虑项目进度(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成本多少、质量达到什么标准。

    设备选购:需要购买哪些设备。CPU 内存,吞吐量够不够,支持哪些协议,带机数量

    不同的接入,他们的流量是不一样的。

详细设计的网络方案,满足企业用户现阶段技术和业务上的需求。

  • 实施:

    新建网络:根据详细设计方案,直接进行落实。

    主要点:验证/测试整个网络是否满足企业在业务和技术上需求。

    对现有网络的改造:割接
  • 运营:

    保障企业网络业务能够持续、健康的运作。

    主要是对设备/系统运行进行主动监控。

    CPU 内存 带宽 链路带宽比例。

    这些指标达到一定的预警范围,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处理(80-85%)。

    考虑是否进行扩容,

    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 提升:

    主要是围绕规划中的组织策略来的,针对的是企业网络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

  • 可靠性: 要求网络在发生一定的故障时,仍然能够保证承载的业务不中断。
  • 可扩展性: 要求网络能够支持不断增加的业务量。
  • 可运营性:要求能通过网络正常运行下去。
  • 可管理性: 要求网络提供标准的管理手段,便于监控和维护。
  • 成本问题: 综合考虑,选择性价比高的网络设计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模块化设计相当于将一个企业网络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各个模块,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
  • 黄色的这个模块:一般指企业总部各局域网的总和,属于三层网络结构,有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 模块化网络设计的好处:

    1.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构建我这个模块里面需要的一些结构,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2.便于扩容

    3.便于管理,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安全策略

安全等级的排列顺序:

管理中心>数据中心>分支机构>DMZ>出差人员


层次化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层次化设计相当于是模块化设计的一个小模块,更加的简洁;
  • 层次化设计的优点:

    1.节约成本

    2.容易理解

    3.有利于模块化

    4.有利于故障隔离

这个图片属于三层网络架构;

二层网络结构就是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二选一;


如何分析用户需求

1.识别网络现状

A、通过查看现有网络的文档方式去识别
B、通过咨询当事人的方式去识别网络现状
C、可以通过网络监听。
D、通过流量分析的方式识别网络

2.定义组织目标

常见的组织目标:
1、提升客户满意度
2、增加服务项目
3、增强竞争力
4、削减开支

3.组织限制:

政策、预算、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时间安排....客观存在的因素。

4.定义技术目标:

要实现哪些技术,必须得定下来。

5.定义技术限制:

设备能不能支撑我业务得扩展,能不能支撑我要调整得策略。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1、星形拓扑

星形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zhi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简单。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3)方便服务。
  •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

    (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

    (2)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

  •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 总线拓扑的缺点:

    (1)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环形拓扑

环形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 环形拓扑的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
  • 环形拓扑的缺点:

    (1)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

    (2)故障检测困难。

    (3)环形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达室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树形拓扑

树形拓扑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

  • 树形拓扑的优点:

    (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较容易。
  • 树形拓扑的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网状拓扑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联连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

  • 网状拓扑结构的优点:

    (1)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网状拓扑结构的缺点:

    (1)结构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

    (2)不常用于局域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混合式拓扑结构。
  • 是将上面两种或多种共同使用。如用的多有星总线型、星环型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Duncelhy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