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新系统填写申请表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悬崖上的花,越芬芳越无常~

之前其实是写过了完整的

手把手教你申请软著系列

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5月份完成的博客,到了8月底,软著登记的网站系统,居然

改版了!!!

所以8.31号之后申请的软著,都需要在新系统上面完成,因此,我只好重新写一篇博客(绝了) 来讲新系统的软著怎么申请QAQ

之前从开学就一直在忙,比赛比赛比赛,论文专利软著,作业考试报告,一直到十二月份才有一点点的空闲,来写博客。

————————————————————————————————————————————

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系列:


  1. 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填写软著申请表

  2. 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 生成代码文件&身份证明

  3. 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专利著作权(3)——软件使用说明书

  4. 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资料邮寄

  5. 手把手教你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 信息补充(必看)
  6. 本文:换新系统了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线——————————————



用户注册

一、进入网站

百度: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直接进去的官网是老版本,我们需要进到公测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新的版本不是很支持微软的浏览器,包括explorer 和 Edge ,官方推荐的是

Firefox 和 谷歌的Chrome 浏览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新用户注册,把链复制下在

Chrome浏览器

里打开,弹出界面里点击“

同意并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

个人

”用户办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提示中点击“

确定

”,进行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身份信息,注册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就可以进行登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登录,进入登记界面。



实名验证

和以前的系统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增加了实名认证。在旧系统只要求真名,不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但是新系统是要求上传

身份证的正反面

,并且还要求

人举着身份证拍照

(略羞耻

认证完之后,才能正常申请著作权登记。

同时,如果软著不是独立完成,而是合作开发的,


所有著作权人都要在新系统上完成认证




在网站界面的右上角,选择“

账户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我是已经认证过了,所以这里的按钮是”重新认证“,但是如果是新注册的用户,这里应该是立刻认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认证比较麻烦,他不是实时的,我当时从认证到确认,花了好几天时间,就略麻烦。



申请表填写


经过了实名认证之后,就可以进行申请表填写了。


网站选择

版权登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界面选择“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相关登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登记页面,选择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

我是申请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填写软件名称,简称可以不写。(版本号,如果是第一次申请,就写或者

V1.0

或者

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分类有多种,根据自己代码的适用领域进行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是合作开发,需要签署

合作开发协议

(这个百度有很多模板,随便找一个就可,这里不提供)

如果是合作开发,在旧系统里只需要登记合作的著作权人信息即可,但是在新系统,需要

上传和合作开发者签署的软件合作开发协议的PDF文件


合作开发协议文件需要打印,双方签字,拍照或者扫描再转成PDF格式,上传至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发协议样式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出现多个著作权人,需要多份著作权证书,需要选择多份副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点来了QWQ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部分是和旧系统差别比较大的一个部分,它把之前的的几个部分更加细分了,所以在这个地方进行描述,就会有点

鬼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这个界面的所有内容,也是

最重要的

一个部分。

  1. 开发硬件环境

    这个其实就是电脑,这里只要描述一下自己电脑的配置就行了。可以参照原来老版博客的那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运行的硬件环境

    这个是我们登记的这个软件程序,所能够运行的电脑环境或者嵌入式环境是什么样的。

    如果是应用软件,比如数据库,前端代码,C#、C++这样的,直接说 电脑配置就可以了,如果是OS的话,就描述电脑的硬件配置。

    如果是

    硬件环境

    ,也就是嵌入式软件,像FPGA、STM32,51单片机,jeston nano,树莓派,zynq这一类的,就要详细描述这个

    硬件开发平台

    和所用的

    芯片型号

    以及

    外设



  3. 开发该软件的操作系统

    这个就是自己电脑的操作系统就行,Windows10,Windows8,Linux Ubuntu18.0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软件的开发环境/开发工具

    写这份代码的编译环境/集成环境,比如Visual studio 18.0,VScode,如果是嵌入式软件的话,比如Keil uVision ,Quartus II 17.0,Vivado 2018.1 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该软件的运行平台,操作系统

    这里头如果是一般的电脑软件,直接写自己电脑的操作系统就行,但如果是嵌入式系统,像单片机或者纯FPGA没有系统的,把自己的硬件平台描述写一遍就行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该软件的支撑环境/支持软件

    这就是个套娃问题。就是有些代码是要在IDE运行才行的,不能作为一个封装好的软件,比如python的爬虫,或者一些神经网络的算法,所以才有这么个问题,如果有环境就写环境,没有环境就写操作系统,嵌入式代码就再写一遍硬件平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 ~· ~· ~· ~· ~· ~·

编程语言,新系统这里只提供了部分代码供你选择,如果选项里没有你的语言,就要手动输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源程序量就是写了多少行代码,数一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发目的这里,就是描述一下为什么要开发这个程序,比如解决什么问题,加速什么的运算,改善什么的效果。

注意字数,不能超过50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向领域/行业

这里写的是之前旧系统的那个什么类型的软件。比如面向人工智能,云计算,车辆工程,电子信息这样的。如果不是很确定,就把自己专业加上去,一般本专业开发的软件都和自己专业相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主要功能

200字以内,描述一下软件的作用就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技术特点

这个地方很离谱,他给的能够选择的就几项,但又一定要我选择,大家看着选择一个贴近的就可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程序代码和文档鉴别材料

这个也是和旧系统一个比较大的差别的地方,因为这里要提交代码的PDF和软件使用说明的PDF,要提交上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提交之后,就可以做信息确认,然后打印就可以了。(和旧系统一样)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

新系统的操作就这样了,其实操作还是不是很复杂的,但就麻烦。



版权声明:本文为Ninquelote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