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 – RLC协议阅读笔记5 – RLC AMD PDU接收过程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Overview

虽然AM RLC实体发送端涉及到重传/分段/重分段/Polling等复杂操作,但对我来说,接收端的处理更难以理解一点。一是接收端多一个状态变量,且状态变量值的维护更复杂,比如RX_Next_Status_Trigger跟定时器t-Reassembly相共相生,其值的更新在RLC SDU接收完整和不完整时(而不完整又分几种情形)也不同,RX_Highest_Status值的更新也受诸多因素(间接上也包括t-Reassembly的状态)的影响,并且这两个状态变量都包含“Status”字眼,初时总容易搞混,即使现在我每次试图去厘清这些状态变量的含义时,仍然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我觉得这种恐惧会一直伴随我的协议工程师生涯;二是状态报告生成条件的判断以及Status PDU那些字段的计算都非常复杂,虽然发送状态报告是发送端来执行,但发送之前的这些复杂处理依赖于接收到的PDU的情况以及当前接收端状态变量的值和定时器状态。

AM RLC实体接收的包是AMD PDU,来自于发送端RLC实体,中间会经过两端协议栈及空口:

【发送端 RLC->MAC->PHY】

=空口=

【PHY->MAC ->RLC 接收端】

那么对于接收端来说,其上一个环节就是本端的下层 – MAC, 协议讲RLC的接收操作也是从自MAC接收到AMD PDU开始。从接收到AMD PDU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做各种判断了 – 此时PDU还没有放到接收缓存(Reception Buffer)里。

AM RLC接收操作在协议5.2.3.2节,下面按照小节顺序详细解读协议内容。

(这一篇在

最初的这篇



这篇

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的改动及添加了一些文字描述)


5.


2.3.2 Receive operations

5.2.3.2.1 – General

类似于发送端根据TX_Next_Ack维护一个发送窗口,接收端也会根据状态变量RX_Next来维护一个接收窗口:

– 如果RX_Next <= SN < RX_Next+ AM_Window_Size, 那么SN落在接收窗口内

– 否则SN落在窗口之外

5.3.2.3.2的讲解里有窗口滑动例子。

从下层接收到一个AMD PDU之后,接收端实体要么丢弃该PDU(比如SN落在接收窗口外),要么将其放到接收缓存里(具体细节在后面的5.2.3.2.2解析)。

如果收到的AMD PDU被放进了接收缓存,RLC实体更新各个状态变量、重组(reassembly) RLC SDU并将其发送到上层,同时根据需要启动或停止t-Reassembly(具体细节在后面5.2.3.2.3解析)。

如果t-Reassembly超时,RLC接收端实体将更新相应的状态变量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启动t-Reassembly.

5.2.3.2.2 RLC如何接收包 – 丢弃或放到缓存

5.2.3.2.3 RLC如何接收包 – 放入缓存后的包如何处理

1. AMD PDU放入缓存之后

2. 如果t-Reassembly正在运行

3. 如果t-Reassembly没有运行(包括因上图中的行为而导致的定时器停止):

5.2.3.2.4 t-Reassembly超时时如何处理


一个具体log例子

这份log恰好包含了分段和不分段的情形, UE接收到5个SDU,对应6个PDU:

– 第1个SDU的最后1个分段

– 中间3个SDU未分段

– 第5个SDU分成2段

因此正好把PDU结构各字段 –

D/C

(Data/Control),

P

(Polling Bit),

SI

(Segmentation Info),

SO

(Segment Offset) – 也包含了,可以对照

这篇

加深理解。

从图片右上角“RLC PDU按序收到过程”根据SN往下看:


References

[1]  3GPP TS38.322(RLC)

[2]  5G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刘晓峰、孙韶辉、杜忠达、沈祖康、徐晓东、宋兴华)

[3]  5G New Radio In Bullets(Chris Johnson)

[4] 5G NR The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o¨ld)

[5] LTE – 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2nd Edition Stefania Sesia ST-Ericsson, France; Issam Toufik ETSI, France; Matthew Baker Alcatel-Lucent, UK)

[6] 5G Technology 3GPP New Radio(Editted by Harri Holma and Antti Toskala Nokia Bell Labs Finland; Takehiro Nakamura 5G Laboratories NTT DOCOMO, Inc.Japan)

[7] 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Second Edition](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o¨ld)


笔者在公众号“


协议工程师笔记


”定期发布5G/LTE/IMS…学习笔记, 敬请关注、订阅和分享,谢谢!

图片



一起努力,蒸蒸日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travel_life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