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能否找到好工作的第一层关卡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所谓“关卡”,就是前进的障碍。

简历,一直都是我们找工作之时必备的一份重要材料。在此结合自己的找工作时的简历准备,说说自己的一点浅薄看法吧,如果对阅读者有益,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为什么说“简历是我们能否找到好工作的第一层关卡”呢?简历就好比是我们自身的“包装”。我们都知道,到超市里买商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商品的外包装,而不是商品的内在品质。在同种商品同等价格的情况下(当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质量时),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包装较好的商品,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包装好的就是质量好的。一个好的简历就是一个好的“包装”,在同样不知道真实实力的情况下,企业当然更愿意叫简历做得好的人过来参加笔试、面试甚至是工作了。

至于简历到底应该怎么写,写些什么,我结合自己的简历书写完善的过程给大家一个5步走策略。


第一步:就业推荐表

在招聘应急没有简历可投的时候,推荐表就是一份很好的简历。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对就业推荐表及其写法都是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感觉这个东西没什么用处,所以填写的时候也是随随便便的填完交差。其实不然,很多正规的大公司、事业单位、国企都非常看重这个推荐表的,也都会认真阅读这个推荐表的。很多时候你去面试的时候都会叫你把推荐表带上的。

推荐表的内容,我认为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所想要找的工作的类型来准备。例如我想找JAVA开发的工作,所以我在“所得奖项”里就把自己所获得的“第十九届广东省‘文泰高校杯’软件设计竞赛(本科组)三等奖”写在了第一条,并加粗;然后是“茂名学院第一届‘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然后再是其他。在“特长”里我写上了“java开发”。

“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工作情况”也是推荐表第一页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可以填写一些要找的工作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参加学生会等有点组织的活动。这里不要太少内容,太少显得这个人没啥积极进取的心,很容易让人认为这个家伙大学四年间不是天天玩游戏就是天天泡妞了。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我当时开始填写的时候把自己大学期间参加过的很多活动都写上了,什么家教啊、推销啊、代理啊什么的一下子按照时间顺序写了11条,写得满满的。到了第二天准备打印的时候看了看,总感觉太多了点,太杂了点,很多东西好像对我要找的JAVA开发的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所以就删到了8条,再后来删到了只剩下5条。

推荐表里写字最多的,也是很多同学感觉最难写就是“自我鉴定”这一栏了,大半页纸的空白呐。这里我当时写的时候花费的时间最多的,也是我当时一直迟迟未打印的原因。至于这里到底应该怎么填写,我发现很多人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太多,字还很小,要么太少,为了填满字超大或者留下一大片空白。个人感觉,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字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一般500、600字左右刚刚好。内容我当时就是结合自己大学的收获和感受和写的,写自己如何逐步确定java开发这个方向的。当然这些都不是固定的啦,看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咯。

还剩下的一个很重要的栏目就是“求职意愿”了,如果没有明确的求职意愿或者想在很多方面尝试的话,就可以写得宽泛点,或者多写几点,因为这一页要盖章的,所以我们就没法准备多份了。当然,推荐表的第一、二页可以在自己感觉需要改动的时候改动,这个是完全没问题的。


第二步:系统自动生成

这里说的“系统”是指专业的招聘网站上提供的简历系统。很多专业招聘网站上都有这个系统,它提供很多选项来让你填写,然后可以根据你的填写情况自动生成一份个人简历。在招聘会现场我发现很多人拿的简历就是招聘网站上系统自动生成的简历,连logo都在呢。我最初也在前程无忧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填写生成了一份简历,然后把这份简历发到了自己的邮箱,导出来后再编辑HTML页面。这样的简历还有个好处,就是网投的时候用。很多公司在网上招聘的时候明确表明,不要通过附件发送简历。你想想,当HR看到邮箱里几十上百封邮件的时候,她会一个个把附件下载下来慢慢看么,何况还担心中毒呢。

这个简历的主要用途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后来的简历提供一份模板,很多人刚开始准备简历的时候都说不会写简历,也不知道简历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好了,这里有个很好的模板可以参考了,而且还是自己的情况,看起来更能明了应该写的内容。第二个用途就是刚刚说的为了网投使用,因为这个简历都是在网页上展现的,所以就可以直接通过发送HTML邮件的方式发送了,这样就不用发带附件的邮件了,方面网投,很多人都是从网投开始找工作的艰辛之旅的。


第三步:word初稿

招聘会现场或者去公司应聘的时候,总是要有纸质简历的,所以我们要准备一份word版的,方便打印。这份初稿应该怎么做,可以参考上一步自动生成的来做,也可以参考网上很多的简历模板来做。

这个时候就牵涉到到底简历应该写什么内容了。简历,就是“简单履历”、“简单经历”,我们当然不能也不用写得太过详细明了了。很多人提倡,简历就是一张纸,A4大小。自己本来也是打算一张A4搞定一切的,但是当真正去写,想写点东西的时候,才发现,一张纸写不完。改来改去,最后还得用一张纸多点才把内容搞定。也许你准备简历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很多人为了所谓的一张纸简历,就把很多内容删繁就简,把字体改小些,才马马虎虎一张纸搞定一切。个人感觉,这样,很不好。如果你是HR,看到一份简历密密麻麻的都是字,或者字体很小,仔细看才行,你会对这个简历有好感么?所以没必要遵循所谓的一张纸定律,只要是真的有内容,有的写,那就两张纸吧。但是也不要太多了,如果超过三张纸或者更多的时候就要从另一方面想想了。我的简历就是两张纸的,第二张本来有半页的空白,我就把字体调大一号,字符间距拉大,不同条目间空一行,这样整个简历就会看起来让人感觉很清爽,容易观看。

至于具体内容,我当时写了“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求职意愿、教育经历、实习实践经验、获奖/证书情况、自我描述”这几个方面。当然,这些方面你可以根据的自己的情况或者喜好来写,内容顺序个人感觉这个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有些人感觉把“获奖/证书情况、自我描述”放到前面,因为第一页应该都是醒目的吸引人的东西嘛,这样也是可以的。

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是姓名、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等情况。这里不要放置没用的东西,例如:身高、血型、星座等。

联系方式:这里也不要写没用的东西。我当时只写了三项:手机、email、QQ。详细地址个人感觉不需要写,一般不需要。

求职意愿:这个可以写下自己的求职意愿,或者工作类型。不要写两个根本不相干的工作,例如程序员和文秘放到一块、例如化验员和公关放到一块。

教育经历:这里可以罗列一部分与所要找的工作相关的专业课程,但是如果你想找的工作不是本专业相关的,那就不要罗列专业课程了,写一些你自学过的有要找工作相关的课程或者书籍,或者干脆不要这一项了。我当时分了两条,一个是“专业学习”,罗列了9门专业课程,并在后面写一句“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无补考记录、成绩优良。熟悉JavaWeb面向对象编程, 熟悉Ajax、Hibernate、JSF等主流技术,能够熟练的应用Java编程。”并加粗。这样就更能突出我的所学、所会了。另一个是“课外考证”,把我通过努力获得的软件设计师证书也写上了。

实习实践经验:这个应该是整个简历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了,因为很多单位看的最多的也是这部分,通过你实习实践活动就可以看出你大学的所做、所学,还能看出你这个人的性格趋向等。所以这里应该重点写,详细写。

获奖/证书情况:这个和上述推荐表里的“所得奖项”都是差不多的,我这里也把那个广东省的软件设计竞赛的获奖放在了第一位,因为感觉这样更能显示自身的实力,为了更好的吸引HR的眼球,我把这个比赛所获奖项写为“广东省第十九届‘文泰高校杯’软件设计竞赛(本科组)三等奖”,也就是把广东省放在了最前面。后面再加上自己所获的其他专业相关的证书,我的课外证书只考了一个“软件设计师”,另外就是大学英语四级了。

自我描述:这里很多人都是写“学习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组织领导能力”等等,这样写你不感觉太空洞了么?让人很难相信你真的具有这些能力。这里我也写了类似的一段话,不过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并使得看简历的人不认为我是在吹牛,我在这里的每一句能力说明之前都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人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学生组织提高了管理组织能力和责任心;通过做兼职、家教等方式为家庭减轻了负担学会了自食其力;通过参加比赛和合作开发项目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习实践和课外自学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而且我说的这些事例在“实习实践经验”一栏中也都能找到,这样的说服力应该比你直接说一堆空洞的话要好很多吧?


第四步:修改完善



一份完美的简历当然不是一个人凭空写写就能完成的,我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咨询了三个老师,七个同学,先后修改了不下三次。就业指导课老师丁书记的意见很稳重,但因为不是我们的专业老师,对专业的把握度可能不够;李老师的意见很实在,讲求重点突出,在他的建议下,我把简历中所有自己感觉重点的地方都加粗突出了,这样确实也更能突出显示你的竞争所在;陈老师的意见很专业,不愧是专业的在这个行业混过几十年的人了;在秀秀师姐的建议下我把简历放到了一个表格当中去,这样看起来更加清爽明了……每一次的咨询与请教都会有收获,在每一次的修改后都让我的简历润色不少,非常感谢他们……


第五步:多重准备

所谓多重准备,就是准备几份不同内容的、不同针对性的简历。很多人也不是明确的说就在干某某行业某某职位,这个时候你就要多准备几份简历了。例如你想干开发,但是也愿意做测试,那你就准备开发的和测试的两份简历,这样在招聘会现场的时候你就不会因为看到那个测试的职位不错而因为只准备了份开发的简历去投那么没针对性了。而我当时一心就是想做开发的,所以也就只准备了一份开发的简历,所以这方面的就不多说了。

上面说的那么多东西,都是对做一份通用的简历来说的,其实对于简历来说,如果我们看到某个公司的什么职位不错,想去,那就可以针对这个公司及其对这个职位的要求来一对一的专门做一份简历,这样的针对性和回报率当然不言而喻。

后记:写到这里总算告一段落了,呵呵(*^__^*) ,忙了两个晚上才把这篇日志搞定。不管你看到这篇日志后是感觉我在自吹自擂还是感觉我在纸上谈兵吧。忙了两个晚上其实也不为了什么,之前自己为了准备一份简历而去网上找资料、请教老师同学、师兄师姐,忙了好久才算搞定。只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篇日志能够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点帮助,少忙活点。也有同学说“不就是一个简历么,犯得着费那么大的劲么?”,但是当你把很多份简历投出去却都石沉大海(特别是网投)的时候,你就知道简历的作用了。这里也是我的一点总结和心得,不敢说正确,只要你感觉有用有帮助就行。

本人简历(只算最终版)投出去约20份(主要是招聘会现场,只算自己想做的工作),接到8份面试/笔试通知(有一份是老师介绍的,只算7份),最终拿到3份offers.

Binac(email:ldengbin&126.com)       2010年1月18日晚



版权声明:本文为q283595518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