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些常用接口一定会有用的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日常使用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免不了要跟各种接口打交道。周末花了些时间查了些资料,并总结自己的实际使用经验,跟大家聊一聊我们日常使用手机、iPad、电脑、外设中常用到的接口。


讲明白各种接口是件复杂的事情,我会尽量只写日常中常见到、用到的接口,也尽量写得更直白一些。如有什么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还请指正。

USB-A:最常见的接口

USB-A 接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 USB 接口,是现在还非常常见一种接口。很多有线鼠标、键盘、U盘、充电线都是采用的 USB。

虽然长得看起来差不多,但是 USB 也有不同的版本。就是我们日常说的 USB 2.0、USB 3.0…

USB 2.0 接口内部塑料一般是

白色

的,

传输速度比较慢

(480Mbps)。

USB 3.0 内部塑料一般是

蓝色

的,速度有了巨大的提升(5Gbps)。

再到后来,USB 版本的命名就被标准制定者们起得乱七八糟。什么 USB 3.1 Gen 1、USB 3.1 Gen 2、USB 3.2 Gen 1×1… 这个有空再聊,不然就写不完了。

Micro USB:小号的 USB


因为 USB-A 体积有点大,所以有了 Micro USB。

过去的很多安卓手机、充电宝、USB 风扇、包括 Kindle 上都是用这种接口。这其实是 USB 2.0 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所以 Micro USB 通常只有 2.0 速度。

另外还有 Mini USB,比 Micro USB 更厚一些,现在用的更少了。


现在 Micro USB 已经逐渐被 USB Type-C 替代。

Lightning:苹果专属

Lightning 接口大家肯定很熟悉了,iPhone、iPad、ipod 都是用这种接口。苹果官网汉语叫法是「闪电」(注意不要跟「雷电」混淆了)。

这种接口的特点是

体积小、支持正反插

。选择第三方 Lightning 线时建议找苹果 MFi 认证的。

Lightning 也不是没有缺点,虽然 Lightning 的理论传输速度是可以达到 USB 3.0 的,但实际上

iPhone 和 iPad 系列上的 Lightning 接口都只有可怜的 USB 2.0 的速度

(只有 iPad Pro 的 Lightning 接口支持 USB 3.0,并且要用 USB-C to Lightning 线才能体验到)。

苹果的软件生态正在逐渐统一融合,我猜测 iPhone 和 iPad 全面采用 USB-C 接口是早晚的事。

USB-C:统一趋势

近几年越来越多手机、电脑、平板以及很多数码产品和外设开始使用这种接口。扁扁的,支持正反插。大家一般叫做

Type-C

,其实更准确的叫法是 USB-C 或 USB Type-C。

(????小米笔记本 Pro 15 上的 USB-C)

全功能的 USB-C 可以同时接显示器传输声音画面、充电、传输数据。

同样是 USB-C 接口的不同设备,因为里面采用了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差别可就大了。你手机上的 USB-C 可能只是 USB 2.0,你电脑上的 USB-C 可能是 USB 3.1 甚至是雷电3。

虽然外观上看不出区别,但是我们在选购产品时还是要注意。

比如

USB 3.1 Gen 1 其实就是 USB 3.0

,带宽是 5Gbps。很多厂商会使用障眼法来忽悠消费者,说自己的线材是 USB 3.1,要看清是 Gen1 还是 Gen2。

只有 USB 3.1 Gen 2 才是正宗的10Gbps USB 3.1

我在那篇

《大白话带你了解 Type-C》

一文中详细写过 USB-C。

雷电 3:更强的 USB-C

雷电 3 英文叫 Thunderbolt 3,苹果习惯称之为「雷雳 3」,其实都是说的一个东西。

虽然雷电 3 长得跟 USB-C 一样(实际上也是互相兼容的),却是不同的传输协议。

雷电 3 功能非常强大。

速度是 USB 3.1 的四倍(40Gbps),可以同时支持两台 4K 显示器,100W 双向充电功率,还能外接显卡

。可以说是目前 USB-C 接口中的最强王者。

为了更好的区分 USB-C 和雷电 3,苹果最新的雷电 3 数据线上都会带有雷电标志。


雷电 3 协议的授权费很贵。一般电脑都不舍得配雷电 3,多是采用 USB 3.1。苹果对雷电接口一直非常亲睐。比如 MacBook Pro 上就有 4 个雷电 3。



(????MacBook Pro 上的 雷雳 3)


对了,iPad Pro 上的 USB-C 口并不是雷电 3。希望苹果早点给 iPad Pro 也换上雷电 3 啊!

HDMI:影音传输

HDMI 接口一般用在电脑和显示器、电视上。能支持 4K 分辨率,并且可以同时完成图像和声音的传输。这是 HDMI 相比传统的 DVI、VGA 接口的优势。

HDMI 也有不同的标准版本,区别主要在传输带宽。常见的是 HDMI 1.4 和 HDMI 2.0。

1.4 支持 4K/30p,2.0 能够支持 4K/60p。而 2.1 已经能支持 4K/120p 和 8K/60p。

所以在选择 HDMI 线时也尽量选 2.0 或 2.1 的。

在物理形态上还有更小的

mini HDMI

接口和

Micro HDMI

接口,一般用在小型设备上。比如我的索尼微单上就有一个 Micro HDMI 接口。


DP:HDMI 的对手


DP(DisplayPort)是 HDMI 的竞争对手。很多显示器上都同时有 HDMI 和 DP 两种接口。

现在常见的 DP 是 DP 1.4 版本,拥有 HDMI 2.1 几乎所有特性,甚至在有些方面比 HDMI2.1 更厉害(更高的带宽、支持菊花链)。但是普及率比 HDMI 还是差一点。



????我的显示器上的 HDMI、DP 和 mini DP 接口

DP 还有一个小型化版本

Mini DP

,是苹果公司在 2008 年弄出来的,然后就用在了之后的 Mac 笔记本上。

之后又有长得跟 mini DP 一样的

雷电 1、2 接口

。雷电接口除了跟 DP 一样能传输声音画面,还能传输数据。虽然雷电接口看起来跟 mini DP 一样,可以通过接口旁边的标识符区别,雷电接口旁边有雷电标示。


mini DP(左)和雷电



Mac笔记本上的雷雳 2 接口

相信了解了这些接口,能帮你提升数码产品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体验,让你更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一些数码产品和配件。

one more thing:

本来以为写写接口很容易,但是想真的完全搞明白太难了。花了两天多才把这篇文章写出来。还衍生出另外两篇文章(日后再分享)。配图排版更是费功夫。很多细节就没办法展开的太深了,不然文章太长,也不好看懂。

总之喜欢这篇的话,

记得分享点好看!

谢啦!

到最后,突然想起了诺基亚怼苹果的那张图片,分享给大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