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基本内容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1.树的基本概念

注意:树形结构中,子树之间不能有交集,否则就不是树形结构。

子树是不相交的。

除了根结点外,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

一棵N个结点的树有N-1条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结点的度

    :一个结点含有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如上图:A的度为6,B的度为0

  • 树的度

    :一棵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 如上图:树的度为6

  • 叶子结点或终端结点

    :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如上图:B、C、H、I…等节点为叶结点

  • 双亲结点或父结点

    :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 如上图:A是B的父结点

  • 孩子结点或子结点

    :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如上图:B是A的孩子结点

  • 根结点

    :一棵树中,没有双亲结点的结点;如上图:A

  • 结点的层次

    :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1层,根的子结点为第2层,以此类推

  • 树的高度或深度

    :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 如上图:树的高度为4

树的以下概念只需了解,在看书时只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即可:


  • 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

    :度不为0的结点; 如上图:D、E、F、G…等节点为分支结点

  • 兄弟结点

    :具有相同父结点的结点互称为兄弟结点; 如上图:B、C是兄弟结点

  • 堂兄弟结点

    :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如上图:H、I互为兄弟结点

  • 结点的祖先

    :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如上图:A是所有结点的祖先

  • 子孙

    :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上图:所有结点都是A的子孙

  • 森林

    :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组成的集合称为森林



2.二叉树



2.1 概念

一棵二叉树是结点的一个有限集合,该集合:

  1. 或者为空
  2. 或者是由一个根节点加上两棵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

  1. 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
  2.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因此二叉树是有序树

注意:对于任意的二叉树都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复合而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两种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

    : 一棵二叉树,

    如果每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



    则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



    也就是说,如果一棵二叉树的层数为K,且结点总数是2^k -1 ,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

    : 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K的,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0至n-1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要注意的是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二叉树的性质

  1. 若规定

    根结点的层数为1

    ,则一棵

    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 (i>0)个结点

    .

  2. 若规定只有

    根结点的二叉树的深度为1

    ,则

    深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2^k-1 (k>=0)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如果其

    叶结点个数为 n0

    ,

    度为2的非叶结点个数为 n2

    ,则有n0=n2+1

    (推导:

    1.假设任意一棵二叉树有N个结点,又因为一棵二叉树,都是由叶结点n0,度为1的结点n1和度为2的结点n2 组成N = n0+n1+n2 (1)

    2.对于任何一棵树,如果有N个结点,那么就会产生N-1条边

    n0: 度为0的结点,向下只能够产生0条边

    n1: 度为1的结点,向下能产生n1条边

    n2: 度为2的结点,向下能产生2*n1条边

    得到:N-1 = 0+n1+2*n2(2)

    表达式(1)和(2)相结合得到n0=n2+1)

  4. 具有

    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k为 上取整

  5.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所有节点从0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i

    的结点有:

    若i>0,

    双亲序号:(i-1)/2;i=0,i为根结点编号

    ,无双亲结点


    若2i+1<n,左孩子序号:2i+1,否则无左孩子



    若2i+2<n,右孩子序号:2i+2,否则无右孩子

练习题:

  1. 某二叉树共有 399 个结点,其中有 199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

    A 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

    B 200

    C 198

    D 199

    答:度为0的结点 n0 = n2+1,n0 = 199+1=200 ,选B

  2. 在具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 )

    A n

    B n+1

    C n-1

    D n/2

    答:结点由度为0,度为1,度为2的结点组成。

    在完全二叉树中,有偶数个结点数,所以度为1的结点有1个。 2n= n0+n1+2*n2 = n0+1+n2

    又因为n0 = n2+1,所以n0 = n,选A

  3. 一个具有767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其叶子节点个数为()

    A 383

    B 384

    C 385

    D 386

    答:在完全二叉树中,有奇数个结点数,所以度为1的结点有0个。767=n0+0+n2

    又因为n0 = n2+1,所以n0 = 384,选B

  4. 一棵完全二叉树的节点数为531个,那么这棵树的高度为( )

    A 11

    B 10

    C 8

    D 12

    答:k = log2(n+1) = log2(532)向上取整,选B



2.4 二叉树的存储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分为:顺序存储和类似于链表的链式存储。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节点引用起来的,常见的表示方式有二叉和三叉表示方式



2.5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5.1 二叉树的遍历

所谓

遍历(Traversal)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访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比如:打印节点内容、节点内容加1)

。 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之基础。

在遍历二叉树时,如果没有进行某种约定,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遍历,得出的结果就比较混乱,如果按

照某种规则进行约定,则每个人对于同一棵树的遍历结果肯定是相同的。


  1. 前中后序遍历

    如果N代表根节点,L代表根节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节点的右子树。

    则根据遍历根节点的先后次序有以下遍历方式:

    NLR:

    前序遍历

    (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

    // 前序遍历 根->左子树->右子树
    public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
        System.out.print(root.val+" ");
        preOrder(root.left);//递归
        preOrder(root.right);
    }
    //子问题思路:(一般用这个)
        public List<Integer>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if(root == null) { //如果根节点为空,直接返回
                return list;
            }
            list.add(root.val);
            //左子树和右子树相加
            List<Integer> leftTree = preorderTraversal(root.left);
            list.addAll(leftTree);
    
            List<Integer> rightTree = preorderTraversal(root.right);
            list.addAll(rightTree);
            return list;
        }
    
    

    LNR:

    中序遍历

    (In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节点—>根的右子树。

    // 中序遍历 左子树->根->右子树
        void inOrder(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inOrder(root.right);
        }
    
    

    LRN:

    后序遍历

    (Post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根节点。

    // 后序遍历 左子树->右子树->根
        void postOrder(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
                return;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练习题:

  1. 完全二叉树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 ABCDEFGH 。该完全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

    A: ABDHECFG B: ABCDEFGH C: HDBEAFCG D: HDEBFGCA

  2. 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如下:先序遍历:EFHIGJK;中序遍历:HFIEJKG.则二叉树根结点为(A)

    A: E B: F C: G D: H

    答:先序遍历的根节点是第一个结点E。

  3. 设一课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badce,后序遍历序列:bdeca,则二叉树前序遍历序列为(D)

    A: adbce B: decab C: debac D: abcde

    答:后序遍历的根节点是最后一个结点a,在中序遍历中a的左边就是左子树,右边的就是a的右子树。

  4.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与中序遍历序列相同,均为 ABCDEF ,则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A)

    A: FEDCBA B: CBAFED C: DEFCBA D: ABCDEF

    答:后序遍历的根节点是最后一个结点F,左边数字就是F的右子树或者左子树。



2.5.2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习题

  1. 获取树中节点的个数

    int count = 0;
    int size(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0;
        }
        count++;
        return size(root.left)+size(root.right);
    }
    /**
     * 子问题思路
     */
    int size1(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0;
        //左子树和右子树之和+根节点
        return size1(root.left)+size1(root.right)+1;
    }
    
  2. 获取叶子节点的个数 – (遍历思路、子问题思路)

    //1. 遍历思路:遍历到叶子结点,就让计数器++
    int leafCount = 0;
    public void getLeafNodeCount(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
        //左子树和右子树都为null时,是叶子结点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null){
            leafCount++;
        }
        //递归左子树和右子树
        getLeafNodeCount(root.left);
        getLeafNodeCount(root.right);
    }
    
    //2. 子问题思路 :左树叶子数 +右树叶子数 = 整棵树的叶子
     int leafCount1 = 0;
     public int getLeafNodeCount1(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root.left == null &&root.right == null){
             //当前的root没有子树,自己就是叶子节点
             return 1;
         }
            return getLeafNodeCount1(root.left) + getLeafNodeCount1(root.right);
    }
    
  3. 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

    • 子问题思路:是根节点的第k层,也就是第二层结点的第k-1层
    public int getKLevelNodeCount(TreeNode root,int k){
        if (root == null || k <= 0){
            return 0;
        }
        if (k == 1){ //当k=1时,第一层
            return 1;
        }
        //k不为1时:递归
        return 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k-1) + 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k-1);
    }
    
  4. 获取二叉树的高度

    • 子问题思路:左树的高度和右树的高度 取最大值 然后+1(根节点)= 整棵树的高度
    • 下面的函数时间复杂度:O(n) (看递归的次数,每个结点都递归,次数为n)
    • 空间复杂度:O(k) k=log2(n) (空间复杂度为数的高度)
int getHeight2(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0;
    }
    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2(root.left);
    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2(root.right);
    return leftHeight>=rightHeight ? leftHeight+1 : rightHeight+1;
}
int getHeight(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
    }
    //比较左树高度和右树高度,取最大值
    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root.left);
    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root.right);
    return 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leftHeight+1 : rightHeight+1;

   //return getHeight(root.left) > getHeight(root.right)? (getHeight(root.left)+1):(getHeight(root.right)+1);
   //递归的次数太多了,重复计算了好多次,err
   //超出规定的运行时间:1.死循环 2.递归的次数太多了
}
  1. 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

    TreeNode find(TreeNode root,char val) {
        if (root == null) return null;
        if (root.val == val){
            return root;
        }
        TreeNode ret = find(root.left,val);
        if(ret!=null){
            return ret;
        }
        ret = find(root.right,val); //如果左子树没有值为value的元素,看看右子树
        if (ret != null){
            return ret;
        }
        return null;
    }
    
  2. 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 思路:root为空返回true,不为空时,建立一个队列,将root放入队列,
    • 队列不为空时,每次取出队列队头元素,对头元素不为null,则加入对头元素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为null则中止循环
    • 之后,队列不为空时,检测队列中所有元素,如果都是null则为true,如果有别的元素,则为false
    boolean isCompleteTree(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true;
        }
        //队列
        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offer(root);//将根入队列
        //循环
        while (!queue.isEmpty()){// 队列不为空
            TreeNode cur = queue.poll(); //取出队头元素给cur
            if (cur != null){  //当取出的队头不为null时,加入其左子树和右子树两个元素
                queue.offer(cur.left);
                queue.offer(cur.right);
            }else {
                break; //为null时,中止循环
            }
        }
        //看队列剩下的元素是否都为null,如果有不为null的元素,那么就不是完全二叉树
        while(!queue.isEmpty()){
            TreeNode top = queue.peek();
            if(top != null){
                return false;
            }
            queue.poll();
        }
        return true;
    }
    

r.left);

queue.offer(cur.right);

}else {


break; //为null时,中止循环

}

}

//看队列剩下的元素是否都为null,如果有不为null的元素,那么就不是完全二叉树

while(!queue.isEmpty()){


TreeNode top = queue.peek();

if(top != null){


return false;

}

queue.poll();

}

return true;

}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42697165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