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多表操作(3)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1.创建数据库ST,在ST数据库中再创建教师表teacher。要求:teacher表包括tid(教师编号)、tname(教师姓名)、sex(性别)、profession(职称),其中tid为int 类型主键,自动增长,tname为非空约束,sex 默认值为“女”,职称取值(enum)为“教授”、“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工程师”、“讲师”、“助教”,并任意插入两个教师信息。

2.数据更新:在ST数据库中按要求进行数据更新

(1)使用SQL语句向Student表中插入元组(学号:2013140111,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17,所在系:IS)

(2)批量数据的插入:对每门课程,求学生的选课人数和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把结果存入数据库,使用INSERT INTO实现。(


提示:


用INSERT INTO语句实现要求先创建一个课程选课情况表,包括课程名,选课人数,平均成绩字段,然后再用INSERT INTO语句实现数据的复制)

(3)在Student表中使用SQL语句将“李晨”的年龄改为20。


(4)在SC表中使用SQL语句将所有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成绩上浮10%。

3.在学生-课程数据库(ST)中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

(1)查找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门数和平均分。

(2)查找每门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

(3)求出至少被两名学生选修的课程名及其选修的人数;

(4)查询至少选修了三门课程的学生姓名及其选修的门数;

(5)查询学生的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和该课程的成绩;


(6)查找选修“线性代数”课程的学生姓名和线性代数的成绩

(7)查找数据库成绩前3名的学生姓名和数据库的成绩

(8)查询学号为2030120105的学生的姓名及其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9)查询选修了“数据库”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10)找出成绩表SC中成绩后10名学生的姓名和成绩

(11)查询所选修’高等数学’课程成绩大于85分的学生的姓名和该生’高等数学’课的成绩;

(12)查询数据库课程的平均成绩;

(13)查询计算机系(CS)选修了2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14)查询成绩第3名的学生姓名,第3名成绩对应的课程名和成绩;

(15)查询计算机系(CS)和信息系(IS)的学生姓名、性别和年龄;

(16)查询既不是计算机系又不是信息系的学生姓名;

(17)查询姓“王”且全名为3个汉字的学生姓名;

(18)查询姓名以“明”字结尾的学生信息;

(19)查所有不姓“张”也不姓“李”的学生的姓名;

(20)查年龄为空值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21)查询平均成绩最高的学生姓名和平均成绩;

(22)查询没有选修“Java”课程的学生姓名;

(23)查询年龄最大的学生信息;

(24)找出选修课程“高等数学”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学号;

(25)查询数据库成绩最高的学生姓名;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56853728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