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H7代码运行在外置flash的部分总结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场景

项目中需要用到STM32H750这款ARM cortex-M7内核的单片机,它作为H743的阉割版,它的内置flash只剩下128K。但是对于我们需要有IAP升级的项目来说,这128K(一个扇区)完全不够用,所以需要外置QSPI Flash。但是使用外置QSPI Flash又引入了新的问题。



问题一:需要自己写分散加载文件
  •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分散加载文件:我们的代码在编译以后,需要由编译器链接到指定内存地址上,平时我们在STM32内置的flash上可以直接使用keil生成的分散加载文件就可以,但是keil并不知道我们外置的flash,所以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这部分工作。

  • keil中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分散加载文件如下图所示(了解了ro、rw、zi代表了什么,就可以自己定义下面的各个地址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二:运行在STM32片内flash速度比QSPI Flash要快多少
  • 运行速度的差异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外置flash就让我的高性能芯片效率变低,所以我测试了两种代码运行方式的运行速度进行对比,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 左图为QSPI Flash的运行时间,右图为片内flash的运行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运行方式的速度差距不大。

  • 既然一种是外置的一种是内置的,而且外置的QSPI 芯片时钟频率最高才100多M,为什么速度差距不大呢?

    • 我的分析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H750芯片,这款芯片带了一个一级缓存,由于这个缓存的存在,让两者的速度差距不是那么大。


问题三:MDK对应的下载算法怎么写?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下载算法:我们在配置keil工程时,会在魔法棒里面的debug选项处选择我们的下载方式(一般为jlink),然后再setting里面我们会选择flash download来add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就是下载算法。如下图中②所示,那些选项就是我们要的下载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算法的本质:下载算法其实就是一段加载到sram里面运行的STM32程序,这段程序的作用就是和keil通信,接收keil发过来的数据,然后把它写到对应的flash中。上图①所示就是这段程序的加载地址以及它的大小。因为每款芯片的外设不一样,外挂的flash型号不一样,所以没有一款算法可以兼容所有的芯片,我们得学会根据自己的硬件环境来写对应的下载算法。

如何写下载算法:

  • 首先我们找到我们的keil安装目录下(比如D\keil5\ARM\Flash\ _Template),这是keil官方给的一个模板工程,我们按照这个模板工程把需要的驱动加入其中。

  • 如下图所示,我们自己添加一个HARDWARE文件夹,把需要用到的驱动放入工程中。

    上面三个文件是标准接口文件,不能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模板工程FlashPrg.c文件接口函数如下图所示,我们只需要在他们给定的函数接口中实现自己的逻辑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模板工程FlashDev.c文件接口函数如下图所示,它是给keil进行识别的文件,对照进行修改就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全部修改完成后,进行编译,会在根目录下生成一个.FLM的文件,这个就是我们上面所选的下载算法,我们把它复制到D\keil5\ARM\Flash目录下,然后我们就可以在keil中选择到我们自己写的下载算法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37671453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