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卡你的学历,究竟是为了什么?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前天傍晚,我正在逛杭州印象城买运动短裤的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看到微信上有一个添加好友的消息,原来是我从未谋面的一个远方表弟,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现在正在桐庐跟家乡人出来打工,原因是他只考了 300 多分,二本上不了,稍微好一些的大专也上不了,家里就让他自行搞定昂贵的大专学费,于是他就出来打工了,这次找我是想让我帮忙定下火车票,以及帮他选选学校,这已经是高考后第三个找我帮忙的亲戚家的小孩,成绩都是 300 多分,也不想再复读了。

还有一个表弟还是艺术生,艺术联考成绩 174 分,文化课成绩 322 分(其中语文 91、数学 46、英语 50、综合 135、听力 6 分),我选了很久,也没挑出来还不错的大专学校,建议他复读一年,但他貌似也没信心复读:

我一直认为人生学业阶段有三次核心选择机会:

  1. 高考这一次
  2. 选大学和专业这一次
  3. 毕业后选城市、行业、公司这一次

这三次选对的概率太低了,只有第一次是自己完全 100% 控制的,第二次很多时候就是碰运气,瞎填志愿,第三次则很多时候是没得选,不得不随大流,当然考研也算是一次机会,是第二次高考。

今天他们遇到的问题,其实是Android行业,很多童鞋几年前曾经经历的状况,我想截止到 2021 年,社区大部分曾经往大厂投递过简历的前端童鞋,都感受到来自大厂的「无情」:

简历直接不过审或面试通过最后却被 HR 卡

被大厂卡学历

所有被大厂因学历拒掉过的童鞋,今天应该都能认知到:学历真的是一块敲门砖,没这块砖,门就是敲不开。

10 年前的时候,Android在整个行业大部分公司里面,根本不存在卡学历这件事,只要是大专毕业的,技术功底和潜力还不错的,找Android工作是真心不难,我身边就有很多个高中辍学、高中学历、大专辍学、大专学历、三本学历的同事,不少人今天依然在大厂。

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Android是新生行业的岗位,收入也没今天这么高,要求也没今天这么高,在今天「互联网造富运动」的背后,涌现了许多「短周期高薪资」的岗位,无论是算法、运营、产品、设计、后端还是前端,进而让更多的高考学子趋之若鹜,然而各个大学无论他们是否跟得上企业用人的要求,也都纷纷开设「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新兴学科和选修课,但可曾看到哪个一本二本的大学,专门开设一门「移动开发开发」的专业?

因此

Android工程师的养成,一部分依然靠纯自学,大部分则靠培训

,无论「培训」背负了多少的骂名,但整个Android行业,二三十万的从业者,抛开少部分大学计算机科班和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绝大多数都是靠网课和培训来自学,而网课和培训今天已经线上线下不分家了,恰恰是培训行业在Android的前十几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Android人才。

作为资深面试官,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

我不是计算机科班的,同时我是转行做Android,主要靠自学。

在这里抛开少部分科班的,对于大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Android来说,谁不是呢?

可是今日的行业问题是:

  • 学校里并没有开设Android这个专业



版权声明:本文为Androidbye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