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从0到1之AARRR模型 – Blog2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今天也要加油鸭~

  • 这是一份总结的学习笔记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可阅读可评论可分享可转载,希望向优秀的人学习



1、什么是AARRR模型?

AARRR增长漏斗模型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

  • Acquisition(获取)
  • Activation(活跃)
  • Retention(留存)
  • Revenue(收益)
  • Refer(传播)

    URSpecial



2、模型的关注点在哪?

(1)

用户获取

作为模型的第一步,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用户拉新,首先要去考虑的其实并不是各种渠道推广引流,而应该是产品上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结合不同阶段用户群体的特征,制定最适合的拉新策略,同时时刻关注各个

核心数据指标

用户获取

(2)

激活

是模型的第二步,重点是考虑用户对于产品

核心功能

的使用情况,也就是找到自己产品用户激活的标准。

第一阶段从各种渠道获取的目标用户,在此阶段部分用户将被激活,成为产品的真实用户,当然也会有部分用户因为各方面原因(如用户体验差)没有被顺利激活,从而造成流失。用户激活是很核心的东西,海量的获取用户倘若无法顺利有效地激活,那么用户获取阶段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同时更不用说后续的用户变现了。


那么什么样才叫激活呢,它的依据是什么?

  • 工具类产品:比如剪映,用户成功完成一个视频剪辑

  • 内容类产品:比如抖音快手,用户观看视频时长或数量

  • 平台类产品:比如陌陌,用户达成相互喜欢

    Activition激活

    (3)

    留存

    是模型的第三步,目的是让用户产生依赖然后留在产品中。

    在用户体验了第二个阶段的核心功能激活之后,尽可能让用户持续性使用产品,变成留存用户,最终离不开产品。(其实产品的价值背后利用的就是

    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

    )留存阶段就是衡量用户粘性和质量的指标。


    关注哪些重点指标?


    通用指标就是留存率,即某段时间的新增用户经过一段时间,仍然使用的用户数的占比。同样对应的也关注流失率,日/周/月流失率(比如,从微信公众号的取消关注人数,净增关注人数着手)。用户参与度(比如,在看、分享的人数)。这些指标需要注意渠道的变化,以及关注哪些时刻流失用户多,为什么。


    怎么有效的评估产品的留存水平呢?


    关注留存指标,普遍存在两种计算方式:

  • 第N天计算法:关注新增用户和时间间隔

    次日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再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的用户所占比例

    7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再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小于7天的用户所占比例

    30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再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小于30天的用户所占比例

  • N天内计算法:关注活跃用户和N天内

    次日留存:统计日活跃用户中,次日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占比

    7天留存:统计日活跃用户中,往后7天内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占比

    30天留存:统计日活跃用户中,往后30天内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占比


    什么样的留存水平是合理?


    一般留存水平的标准是直接套用4-2-1基准,但是因为产品涉及的行业性质、形态和定位不同,所以应该合理的制定使用频次。


    留存水平如何提升呢?


    我将从产品和运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收入

    是AARRR模型第四阶段,产品的盈利决定了产品在市场的存活。

    用户体验产品后,可能会成为一名忠实用户,那么在维护用户忠诚度的同时,需要找准合适的机会获取收入。

    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需要划分用户群体,如

    免费用户/普通付费用户/优质付费用户

    ,而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

    产品及服务变现、流量变现

    两种方式去获取盈利。

    收入Reveue

    (5)

    自传播

    阶段是贯穿于全流程的环节,无需借助过多外力,产品自身激发用户间的自发传播,可实现大规模的

    用户增长



    前几个阶段分别是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住用户/转化收入,拆解完AARRR模型的主线流程。从前面几个模块,可以提升我们的增长水平以及增长质量,充分利用自传播的力量(比如熟人拉人头),我们的用户增长,将会变得非常简单。


    那么自传播的优势在哪呢?

  • 通过一代一代的扩散传播,实现用户规模的

    指数级增长

  • 新用户来源于用户的推荐,或者来源于自主新增,其

    用户获取成本,节省

    了相当高的一部分渠道成本。

  • 自传播在相似的用户群体中进行,用户与用户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共性的特征,与此同时,新用户触达传播后,会根据产品与自身需求是否契合,进行选择,往往来到的新用户,均是存在需求的目标用户(自传播渠道转化率较高)。这样的话

    获取的用户质量高

  • 在用户群体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占据了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形成了

    口碑效应

    ,拓展了产品的影响力。(如网易云音乐通过地铁广告/煽情推文进行故事话题讨论)


    怎样提升我们产品自传播的水平呢?


    自传播提升

    以上通过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总结了AARRR模型拆解的过程,那么接下来接续从0到1的学习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38995159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