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手札–docker commit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一、关于docker的镜像

系统镜像也叫做基础镜像

应用镜像,在基础镜像之上,多了应用,进而打包之后的镜像。

二、关于镜像的制作

2.1、直接原装制作

1)容器镜像就是一组只读的目录,或者叫做容器模板,镜像中含有容器运行所需的文件系统,所以镜像是启动容器的必要条件。

镜像之于容器的区别就是在只读基础上多了一个可读写层,容器之中的进程可以运行在可写层。

2)安装一个最小化操作系统

3)打包排除/sys、/proc 之外的根目录(sys是内核文件等)其实就是打包文件系统


tar --numeric-owner --exclude=/proc --exclude=/sys -cvf centos7u6.tar /


镜像名注意,这里仅仅是示例。

2.2、此时也可以从运行的容器制作镜像

1)docker ps

2)docker commit cc(容器名) cc(镜像名字) 直接就可以docker images查询到,是最快的方法。

3)或者

4)docker export -o cc.tar(生成的tar包) cc(容器名)

5)docker import cc.tar cc:v1 记得加上版本

2.3、此时就可以使用心得镜像运行容器了

三、但是有几组命令区别

3.1、save 和 load 是直接将镜像进行打包,传输之后进行导入,需要跨主机。只针对镜像来做。

export 和 import 则是将容器直接做成tar包,然后进行导入到镜像系统。

但是此时直接可以使用commit命令,将容器直接做成镜像直接就保存到镜像系统。

通过run直接可以运行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4911287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