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和SPI总线对比,RFID及NFC区别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I2C是半双工,SPI的全双工,uart是全双工。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

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同步是阻塞模式,异步是非阻塞模式。

在总线通信上 同步异步主要看有没有时钟线控制数据传输,spi i2c 有时钟线 所以是同步方式,而uart没有,靠的是通信双方约定好的波特率传输数据。属于异步通讯

I2C是半双工,SPI的全双工,uart是全双工。

IIC vs SPI现今,在低端数字通信应用领域,我们随处可见II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和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身影。原因是这两种通信协议非常适合近距离低速芯片间通信。Philips(for IIC)和Motorola(for SPI) 出于不同背景和市场需求制定了这两种标准通信协议。IIC 开发于1982年,当时是为了给电视机内的CPU和外围芯片提供更简易的互联方式。电视机是最早的嵌入式系统之一,而最初的嵌入系统是使用内存映射(memory-mapped I/O)的方式来互联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的。要实现内存映射,设备必须并联入微控制器的数据线和地址线,这种方式在连接多个外设时需大量线路和额外地址解码芯片,很不方便并且成本高。为了节省微控制器的引脚和和额外的逻辑芯片,使印刷电路板更简单,成本更低,位于荷兰的Philips实验室开发了 ‘Inter-Integrated Circuit’,IIC 或 IIC ,一种只使用二根线接连所有外围芯片的总线协议。最初的标准定义总线速度为100kbps。经历几次修订,主要是1995年的400kbps,1998的3.4Mbps。有迹象表明,SPI总线首次推出是在1979年,Motorola公司将SPI总线集成在他们第一支改自68000微处理器的微控制器芯片上。SPI总线是微控制器四线的外部总线(相对于内部总线)。与IIC不同,SPI没有明文标准,只是一种事实标准,对通信操作的实现只作一般的抽象描述,芯片厂商与驱动开发者通过data sheets和application notes沟通实现上的细节。SPI对于有经验的数字电子工程师来说,用SPI互联两支数字设备是相当直观的。SPI是种四根信号线协议(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详细剖析I2C和SPI通信协议的区别

SCLK: Serial Clock (output from master);

MOSI; SIMO: 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output from master);

MISO; SOMI: 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output from slave);

SS: Slave Select (active low, outputfrom master).

IIC vs SPI: 哪位是赢家?我们来对比一下IIC 和 SPI的一些关键点:第一,总线拓扑结构/信号路由/硬件资源耗费IIC 只需两根信号线,而标准SPI至少四根信号,如果有多个从设备,信号需要更多。一些SPI变种虽然只使用三根线——SCLK, SS和双向的MISO/MOSI,但SS线还是要和从设备一对一根。另外,如果SPI要实现多主设备结构,总线系统需额外的逻辑和线路。用IIC 构建系统总线唯一的问题是有限的7位地址空间,但这个问题新标准已经解决——使用10位地址。从第一点上看,IIC是明显的大赢家。第二,数据吞吐/传输速度如果应用中必须使用高速数据传输,那么SPI是必然的选择。因为SPI是全双工,IIC 的不是。SPI没有定义速度限制,一般的实现通常能达到甚至超过10 Mbps。IIC 最高的速度也就快速+模式(1 Mbps)和高速模式(3.4 Mbps),后面的模式还需要额外的I/O缓冲区,还并不是总是容易实现的。第三,优雅性IIC 常被称更优雅于SPI。

下面主要总结一下2种总线的异同点:

1 iic总线不是全双工(半双工),2根线SCL SDA。spi总线实现全双工,4根线SCK CS MOSI MISO

2 iic总线是多主机总线,通过SDA上的地址信息来锁定从设备。spi总线只有一个主设备,主设备通过CS片选来确定从设备

3 iic总线传输速度在100kbps-4Mbps。spi总线传输速度更快,可以达到30Mbps以上。

4 iic总线空闲状态下SDA SCL都是高电平。spi总线空闲状态MOSI MISO也都是 SCK是有CPOL决定的

5 iic总线scl高电平时sda下降沿标志传输开始,上升沿标志传输结束。spi总线cs拉低标志传输开始,cs拉高标志传输结束

(注意:有的控制器TRAN_CSR寄存器, GoBusy位: 向该位写 0 不起作用,写 1 将该位置 1 并启动一次传输,传输结束后该位自动清零(软复位亦可将 该位清零)。发起新的传输前,软件应查询该寄存器,该寄存器为 0 时才可发起新传输)

6 iic总线是SCL高电平采样。spi总线因为是全双工,因此是沿采样,具体要根据CPHA决定。一般情况下master device是SCK的上升沿发送,下降沿采集

7 iic总线和spi总线数据传输都是MSB在前,LSB在后(串口是LSB在前)

8 iic总线和spi总线时钟都是由主设备产生,并且只在数据传输时发出时钟

9 iic总线读写时序比较固定统一,设备驱动编写方便。spi总线不同从设备读写时序差别比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设备datasheet来实现读写,相对复杂一些。

RFID及NFC区别?

什么是RF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是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表示射频识别技术。把数字信息编码到RFID标签中,阅读器通过无线电波读取到这些信息。

RFID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也能使用。

RFID属于自动识别(AIDC: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技术中的一种。

简单的说,RFID系统包含三个部分: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

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

RFID标签里包含一个集成电路和天线。

RFID标签分为有源和无源的(passive and active)。

无源RFID标签应用更广,因为更小更便宜。它需要阅读器提供电源,然后才能发送数据。

而有源标签有板上电源,因此可以一直发送数据。

RFID的优点:

RFID每秒钟可进行上千次的读取,能同时处理许多标签,高效且高度准确,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既不降低(甚至提高)作业效率,又不增加(甚至减少)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管理精细度,让整个作业过程实时透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RFID标签上的数据可反复修改,既可以用来传递一些关键数据,也使得标签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重复使用,将一次性成本转化为长期摊销的成本,既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也降低了企业采用RFID技术的风险成本。

RFID标签无需像条码标签那样瞄准读取,只要被置于读取设备形成的电磁场内就可以准确读到,更加适合与各种自动化的处理设备配合使用,同时减少甚至排除因人工干预数据采集而带来的人力资源、效率降低和产生差错以及纠错的成本。

RFID标签的识读,不需要以目视可见为前提,因为它不依赖于可见光,因而可以在那些条码技术无法适应的恶劣环境下使用,如高粉尘污染、野外等场合,进一步扩大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

RFID服装标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场景:

低频RFID技术一直用于近距离的门禁管理。由于其信噪比较低,其识读距离受到很大限制,低频系统防冲撞性能差,多标签同时读取时速度慢,性能也容易受其它电磁环境影响。13.56MHz高频RFID产品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些问题,标签读取速度快、可以实现多标签同时识读,形式多样,价格合理。但是13.56MHzRFID产品对可导媒介(如液体、高湿和碳介质等)穿透性很差,由于其频率特性,识读距离短。860~960MHz的RFID产品常常被推荐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上,超高频产品识读距离长,能够实现高速识读和多标签同时识读。但超高频对于如金属等可导媒介完全不能穿透。为了解决RFID系统工作频率所造成的对特定物品(高湿)识别效果的局限性,可以将低频和高频两个频率集成到一枚芯片上。

还有一些衣服上会使用RFID标签进行防盗,当门禁读取到没有付款的产品的RFID信息,就会报警,还有一些是带有明显线圈的RFID标签,比如一些门禁卡。

什么是NFC

NFC是NearField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及NFC区别?

第一、NFC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而rfid由阅读器和标签组成。RFID能实现信息的读取以及判定,而NFC技术则强调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说NFC就是RFID的演进版本,双方可以近距离交换信息。目前的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进行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还可以进行NFC手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第二、NFC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第三、应用方向不同。NFC目前来看更多的是针对于消费类电子设备相互通讯,有源RFID则更擅长在长距离识别。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江苏海康博瑞电子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控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视频安防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主要在物联网技术、标签生产、安防产品、视频综合平台以及相关软硬件上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NFC只是限于13.56MHz的频段!而RFID的频段有低频(125KHz到135KHz),高频(13.56MHz)和超高频(860MHz到960MHz之间。这种区别主要是由于,在一些设计现金支付、信用卡的应用中,RFID的通信距离情况下,其他设备也可以收到个人RFID信息,存在不安全因素;而NFC工作有效距离约10cm,所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如果使用一些特殊的信号采集设备,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外读取到RFID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