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学习之什么是链路冗余(二)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为什么要有链路冗余

一.设计冗余的目的——提高可靠性(通信时一条路不通走另一条路即冗余链路)

采用具有冗余的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试图消除网络中的单点故障

二。实施冗余的注意事项

1.MAC数据库不稳定—MAC地址表中的内容不稳定性源于交换机上的不同端口接收了同一帧的多个副本,当交换机使用正在处理MAC地址的不稳定内容的资源时,可能影响数据转发

2.广播风暴–即便没有避免循环过程,每台交换机也可以连续地泛洪广播,通常称为广播风暴

广播帧在网络中所有的互连的交换机之间不断循环,而环路外部的pc端也会发送广播帧,所以环路捕获越来越多的流量最终会形成广播风暴,从而导致网络出现故障。

3.帧的多重传输:单播帧的多个副本可以传送到目的站点。许多协议希望仅接收每次传输的单个副本,因此同一帧的多个副本可能会产生不可恢复的错误。



生成树的过程:

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是交换机之间为STP交换的消息帧

STP(生成树协议)三部曲:

1.选择根桥(根交换机)

2.选根口(在非根桥上选择根端口)

3.选指定端口(两两相邻交换机之间的链路)

4.替代端口(非根口,非指定端口,被阻塞掉的端口)



端口角色

1.根端口—最靠近根网桥的交换机端口。转发数据。

2.指定端口–网络中获准转发流量的,除根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根网桥上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3.替代端口和备份端口–替代端口和备份端口被配置为阻塞状态,以防形成环路。替代端口只能在两端都不是根端口的链路上选择。

4.禁用端口–禁用端口是关闭的交换机端口



BID包括三个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路开销的规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判断端口角色的全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根桥的选择:具有最小BID的交换机被确定为生成树实例的根网桥(

根桥的确定过程:在初始时所有的交换机都认为自己是根桥,然后相邻的两个交换机之间交换BPDU,进行比较谁的BID小,就认为谁是根桥。




2.观察路径开销,确定首选路径

从s2上来看路径1的开销为19,路径2的开销为38,所以路径1是首选路径

所以f0/1为根端口

同理从s3上来看f0/1的端口路径开销较小,所以其也为根端口

3.根网桥上所有的端口为指定端口

4.除去根端口和指定端口后只剩S3上的f0/2端口未分配角色。所以其为替代端口(平时是阻塞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43527478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