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1.问题的提出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决策问题。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某一种方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的问题。比如:

1、买钢笔,一般要依据质量、颜色、实用性、价格、外形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某一支钢笔。

2、假期旅游,是去风光秀丽的苏州,还是去迷人的北戴河,或者是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那一般会依据景色、费用、食宿条件、旅途等因素来算着去哪个地方。

面临各种各样的方案,要进行比较、判断、评价、直至最后的决策。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些主观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由于个人情况的不同,有相应不同的比重,所以这样主观因素给数学方法的解决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2.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是对难以完全定量的复杂系统做出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成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制层次结构图。

最高层(目标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中间层(准则层或指标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最低层(方案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下面以选择旅游地为例进行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那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40526216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