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的特性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软件质量的简单介绍

软件质量是软件的生命,它直接影响着软件的使用和维护。通常软件的质量有下面几个方面来评价质量的优劣:

(1) 软件需求是衡量软件质量的基础,不符合需求的软件就不具备质量。设计的软件应在功能、性能等方面都符合要求,并能可靠地运行。

(2) 软件结构良好,易读、易于理解,并易于修改、维护。

(3) 软件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使用。

(4) 软件生存周期中各阶段文档齐全、规范,便于配置、管理。



软件质量的外在特性

1、正确性,在设计、规范和实现等方面的少错误程度。

2、可用性,用户使用和学习这个软件的容易程度。

3、效率,这个软件占用的资源尽量的少,内存占的少且执行时间短。

4、可靠性,软件在应该在很长时间不出现故障。

5、完整形,用户授权后才能使用该软件,能够正确访问数据。

6、适应性,在不修改如软件的情况下能够不同的环境中使用。

7、精确性,该软件系统给出的设计结果应该保证正确度,就像计算器一样得算出误差非常小的结果。

8、健壮性,该软件在处理无效的输入或者处于压力环境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软件质量的内在特性

1、可维护性,是否很容易该软件进行修改功能或添加功能,来提高软件的性能,还有修正软件的缺陷。

2、灵活性,如果该软件是为了特定环境或用途而设计的,那该软件使用到其他环境或改变成其他用处时需要修改的程度。

3、可移植性,如果该软件是在特定环境下运行而设计的,那么更换环境,对软件的修改程度。

4、可重复性,该软件的部分功能可能会用到其他系统中的程度,以及难易程度。

5、可读性,阅读并且理解高软件代码的难易程度。

6、可测试性,该软件可以进行什么程度的单元测试或者系统测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7、可理解性,在该软件更深层次上的理解程度,比可读性要求更高。


ISO/IEC 9126-1991标准规定的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它由3层组成,其中第1层称为质量特性,第2层称为质量子特性,第3层称为度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评价的过程(流程):

软件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支持开发并获得能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最终目标是保证产品能提供所要求的质量,即满足用户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软件产品的一般评价过程是,确定评价需求,然后规定、设计和执行评价,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csdn_wuwt/article/details/81773377

https://blog.csdn.net/csdn_wuwt/article/details/81771828

https://blog.csdn.net/bmzydream_007/article/details/5135410



版权声明:本文为qq_40535327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