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 1.8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底层结构

数组+链表/红黑树

hashMap1.7的底层结构是数组的节点下会挂着链表,到了1.8后当链表的长度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会把链表转变为红黑树

开始扒一下源码:


核心属性


核心构造方法

它的无参构造没有创建数组的长度(没有new table),所以

它的初始容量是0

带参构造

这代码和1.7一模一样,只是校验参数

接下来看核心方法:


核心方法

总结一下上面else里代码的含义:如果key相等就用新值去覆盖里面的旧值;如果不相等,就看是不是一个树节点,如果是树节点,就添加入树里,如果不是就开始遍历链表一个一个往下找,找到下一个节点是null的就存入,如果节点数大于了数化阈值就调用treeifyBin变成红黑树;

核心代码已经没了,最后面就是简单的扩容代码了:

hashMap1.8存储第13个值必定扩容


总结:

1:hashMap1.8的初始容量是0

2:扩容大小是原来的两倍

3:扩容时机是存储第13个值时

4:hashMap1.8还有另外一个扩容机制:在树化方法里

有一个扩容机制:如果数组的长度<64出现了红黑树,那么不能进行树化而是进行扩容(极端情况下)

5:为什么默认大小是16,二的幂次方位运算最快


1.7和1.8的区别有:

1:底层结构引入了红黑树 》》》红黑树是拿空间换时间 》》在节点比较少的时候,链表性能不一定低于红黑树

2:扩容时机改良 》》》 减少hash冲突

3:头插法改成了尾插法 》》》 降低环链出现的概率



版权声明:本文为m0_68927002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