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命令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OSPF动态路由协议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当今最流行和应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之一。OSPF采用的是一种链路状态算法,并因此克服了RIP协议和其他采用距离适量算法协议的缺点。OSPF具有收敛速度快、路由汇聚使路由表变小、支持可变长掩码、路由更新信息量小(减少了路由更新时的所需带宽)、路由更新不采用广播报文而是使用组播报文等有点。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设备可以共享同一网络。

OSPF可以划分区域,路由更新信息只在本区域内传播,不同区域间不交换路由信息,以减少路由器存储和维护的信息量。区域划分将互联网分成若干个较小的部分,不同区域之间由区域边界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区域边界路由器可以和骨干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而与其他自治系统的路由信息交换则由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完后才呢过,这样的层次结构使得OSPF可以支持大型互联网的路由选择。

区域用数字标识,称之为区域ID。区域ID是一个32位无符号数值,数值范围是0-4294 967 295.区域ID的表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十进制整数表示形式,另一种是点分十进制数表示形式(如132.24.16.12)。例,区域ID为0与区域ID为0.0.0.0是完全相同的。一般区域ID为0表示的是骨干区域。


》OSPF的基本配置

包括启用并运行OSPF进程,在进入OSPF配置模式后,在配置路由器所属的区域、区域范围和区域内参与OSPF路由的网络地址。在全局模式下,使用 router ospf<process ID>命令,启动OSPF进程,然后就进入OSPF模式。其中<process ID>(PID)是OSPF的进程号,它只表示OSPF是本路由器内的一个进程。PID可以在指定的范围(1-65535)内随意设置,它只在本路由器内部有意义。在路由器的OSPF配置模式下,使用network ip <子网号> <wildcard-mask> area<区域号>命令定义参与OSPF的子网址,或使用area<区域号>range<子网地址><子网掩码>命令设定某以特定范围子网的聚合。如果区域中的子网是连续的,则可使用这个子网聚合功能,区域边缘路由器可以将所有这些连续的子网聚合为一条路由信息传播给其他区域,在其他区域内的路由器看到这个区域的路由就只有一条。其中wildcard-mask是子网掩码的反码。

示   例&#x



版权声明:本文为darkxiaoming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