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
公司买什么料,买多少料,首先取决于客户的订单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销售部搞明白客户那边的需求和最新动态是什么;公司买高品质材料还是低品质材料、买国产配件还是进口配件是研发部门在研发产品时决定的;找哪家供应商买、花多少钱买是采购部决定的;而买回的材料品质高低、交货期是否准时又会影响到生产部门的工作、产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问题上,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会交错掺杂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
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总的来说有2个方面:
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
这2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拥有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方法系统,本文解决的是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的问题。
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英文缩写为”BOM”。一般是由研发部门编制的,它包括了每种产品在生产时必须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种材料的使用数量。这个材料消耗数量里面已经考虑了边角料的消耗、生产报废率和不良品率。物料清单的组成内容有:
① 产品类别
② 产品编号
③ 产品名称
④ 材料编号
⑤ 材料名称
⑥ 材料规格
⑦ 度量单位
⑧ 标准用量
⑨ 材料单价(由财务人员填写)
⑩ 材料成本(由财务人员填写)
⑾制定人
⑿复核人
⒀审定人
当物料清单编制出来了以后,会发放到:
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采购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采购什么规格的材料,采购多少;
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决定领用什么规格的材料,领用多少;
仓库:根据物料清单决定发出什么规格的材料,发出多少
质量管理部:根据物料清单判断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规格的材料,消耗数量对不对;
财务部门:根据物料清单来核算材料成本和产品成本。 物料清单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便改了,如果出现设计图纸改变、生产困难、客户要求变更、出现新的替代材料等情况,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书面修改,并及时的书面传达到上面的6个部门。
这种变更的书面通知有2种情况:
直接下发新的物料清单,注意要标明生效日期;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