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你
应该经常身处在这些场景中
地铁 高铁 候车厅
宿舍 书店 咖啡馆
那么
在面对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等
噪音污染时
你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
看完视频
相信你的内心是这样的
       
     
当你遇到视频中的情况时
你会怎么做
小调查
看看谁和你是同道中人
      
       
      
     
举手投足 见文明
一言一行 讲道德
矛盾冲突 少出现
概念条文 学起来
1
      
       公共场所概念
      
     
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的总称。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反应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公共场所大致分为七类:
      
       1、住宿与交际场所
      
     
宾馆、饭馆、旅馆、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等。
       
     
       
     
      
       2、洗浴与美容场所
      
     
公共浴室、理发馆、美容院等。
      
       3、文化娱乐场所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等。
       
     
       
     
      
       4、体育与游乐场所
      
     
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等。
       
     
       
     
      
       5、文化交流场所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
      
       6、购物场所
      
     
商场(店)、书店等。
       
     
       
     
      
       7、就诊与交通场所
      
     
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
       
     
       
     
2
      
       公共场所特点
      
     
1、人群相对集中
2、人员接触频繁
3、人员流动性大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020年12月6日
白岩松
评地铁手机外放声音像“二手烟”
引起热议
       
     
     
     
公共交通上禁止手机外放声音为何受到大家关注而且支持?因为这样的规定关乎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居民。给大家一个安静的乘车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尊重别人的权利,最终保障的也是自己的权利。就像央视新闻主播康辉说的:“文明规范,规范了就更文明,我们都是公民,在公共空间更文明了,才是好公民!”
——《燕赵晚报》
移动终端设备
深入千家万户
在手机成为必需品的同时
我们要时刻谨记
自己肩上的责任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几年
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条例
对于公共交通中的手机声音外放行为做出约束
3
      
       条文规定
      
     
      2020年12月,
      
       上海
      
      新修订《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规定乘客不得将手机声音外放。
     
      2019年12月,
      
       昆明
      
      颁布实施《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规定增加列车内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外放声音的规定。
     
      2019年7月,
      
       兰州
      
      颁布《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规定在地铁车厢内不得外放音乐等内容。
     
      2018年6月,
      
       贵阳
      
      实施《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明确针对手机声音外放的处理办法。
     
法规逐步完善
我们也要加快脚步向前
知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网新赛博格
扫码关注
编辑:刘婷、梁延龙
图片:网络、刘泽琦
视频:西瓜视频、微博
责编:余为民
审核:刘泽琦、余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