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进击攻城狮
个人主页:
欢迎访问我的主页
首发时间:2022年9月8日星期四
订阅专栏:
计算机网络
如果文章有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文章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1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连-互联互通 通信链路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连通性)
2.资源共享 硬件 软件 数据
3.分布式处理 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部分 Hadoop平台
4.提高可靠性 替代机
5.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组成部分 硬件 软件 协议
2.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c/s方式 P2P方式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3.功能组成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分布范围分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2.按使用者分为:公用网(中国电信) 专用网(军队网)
3.按交换技术分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4.按拓扑结构分 总线型 星型 环型 网状型
5.按传输技术分
广播式网络 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点对点网络 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1.1.2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标准化工作
标准的分类:
法定的标准:由权威结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事实标准: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时间长了,这些产品中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TCP/IP
RFC————因特网标准的形式
RFC要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
- 因特网标准: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 建议标准:从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文档
- 草案标准(已消亡)
- 因特网标准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OSI参考模型、HDLC协议
国际电信联盟ITU 制定通信规则
国际电气电子攻城狮协会IEEE IEEE802系列标准、5G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负责因特网相关标准的制定
1.1.3速率相关的性能指标
速率
带宽
- “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 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的能力,通常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单位MB/S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1.1.4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和利用率
时延
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确定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
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
末端处理时间
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
1.2.1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怎么分层?
分层的基本原则
- 每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 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
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概念总结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第n层在向n+1层提供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括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仅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1.2.2OSI参考模型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7层OSI参考模型
4层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怎么来的
分层结构
1984年提出OSI参考模型
理论成功,市场失败
1.2.3OSI参考模型2
应用层(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典型应用层服务:
文件传输(FTP)
电子邮件(SMTP)
万维网(HTTP)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2.4TCP/IP参考模型和5层参考模型
先实践(OSI)后理论(TCP/IP)
1.3第一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