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SQL进阶技巧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学习的,请大家自行参考。
一、SQL书写规范
在工作中,遵循好的SQL书写规范可读性会好很多,包括以下几点:
1、 表名要有意义,且标准 SQL 中规定表名的第一个字符应该是字母。
2、注释,有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如下:
-- 单行注释
-- 从SomeTable中查询col_1
SELECT col_1
FROM SomeTable;
/*
多行注释
从 SomeTable 中查询 col_1
*/
SELECT col_1
FROM SomeTable;
多行注释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写法不仅可以用来添加真正的注释,也可以用来注释代码,非常方便。
3、缩进
就像写 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一样 ,SQL 也应该有缩进,良好的缩进对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帮助很大,以下分别是好的缩进与坏的缩进示例。
-- 好的缩进
SELECT col_1,
col_2,
col_3,
COUNT(*)
FROM tbl_A
WHERE col_1 = 'a'
AND col_2 = ( SELECT MAX(col_2)
FROM tbl_B
WHERE col_3 = 100 )
GROUP BY col_1,
col_2,
col_3
-- 坏的示例
SELECT col1_1, col_2, col_3, COUNT(*)
FROM tbl_A
WHERE col1_1 = 'a'
AND col1_2 = (
SELECT MAX(col_2)
FROM tbl_B
WHERE col_3 = 100
) GROUP BY col_1, col_2, col_3
4、空格
代码中应该适当留有一些空格,如果一点不留,代码都凑到一起, 逻辑单元不明确,阅读的人也会产生额外的压力,以下分别是是好的与坏的示例。
-- 好的示例
SELECT col_1
FROM tbl_A A, tbl_B B
WHERE ( A.col_1 >= 100 OR A.col_2 IN ( 'a', 'b' ) )
AND A.col_3 = B.col_3;
-- 坏的示例
SELECT col_1
FROM tbl_A A,tbl_B B
WHERE (A.col_1>=100 OR A.col_2 IN ('a','b'))
AND A.col_3=B.col_3;
5、大小写
关键字使用大小写,表名列名使用小写,如下:
SELECT col_1, col_2, col_3,
COUNT(*)
FROM tbl_A
WHERE col_1 = 'a'
AND col_2 = ( SELECT MAX(col_2)
FROM tbl_B
WHERE col_3 = 100 )
GROUP BY col_1, col_2, col_3
花了这么多时间强调规范,有必要吗,有!好的规范让代码的可读性更好,更有利于团队合作,之后的 SQL 示例都会遵循这些规范。
尴尬,我的上一篇博文中SQL代码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啊,看完这篇文章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有意识的去养成好的SQL书写习惯。
二、SQL 的一些进阶使用技巧
2.1 巧用 CASE WHEN 进行统计
来看看如何巧用 CASE WHEN 进行定制化统计,假设我们有如下的需求,希望根据左边各个市的人口统计每个省的人口。
使用 CASE WHEN 如下:
SELECT CASE pref_name
WHEN '长沙' THEN '湖南'
WHEN '衡阳' THEN '湖南'
WHEN '海口' THEN '海南'
WHEN '三亚' THEN '海南'
ELSE '其他' END AS district,
SUM(population)
FROM PopTbl
GROUP BY district;
# 这个代码似乎有问题,按照sql语句执行顺序,select在groupby之后执行,因此在groupby就使用别名,应该会报错
- 这个小技巧挺重要的,适用于很多场景,比如统计分布特征、统计百分比(sum(case when)嵌套函数)、one-hot编码效果实现等等。
2.2 巧用 CASE WHEN 进行更新
现在某公司员人工资信息表如下:
现在公司出台了一个奇葩的规定:
对当前工资为 1 万以上的员工,降薪 10%。
对当前工资低于 1 万的员工,加薪 20%。
一些人不假思索可能写出了以下的 SQL:
--条件1
UPDATE Salaries
SET salary = salary * 0.9 WHERE salary >= 10000;
--条件2
UPDATE Salaries
SET salary = salary * 1.2
WHERE salary < 10000;
这么做其实是有问题的, 什么问题,对小明来说,他的工资是 10500,执行第一个 SQL 后,工资变为 10500 * 0.9 = 9450, 紧接着又执行条件 2, 工资变为了 9450 * 1.2 = 11340,反而涨薪了!
如果用 CASE WHEN 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如下:
UPDATE Salaries
SET salary = CASE WHEN salary >= 10000 THEN salary * 0.9
WHEN salary < 10000 THEN salary * 1.2
ELSE salary END;
# 子类独立,完全穷尽???代码逻辑似乎有问题!
2.3 巧用 HAVING 子句
一般 HAVING 是与 GROUP BY 结合使用的,但其实它是可以独立使用的, 假设有如下表,第一列 seq 叫连续编号,但其实有些编号是缺失的,怎么知道编号是否缺失呢?
用 HAVING 表示如下:
SELECT '存在缺失的编号' AS gap
FROM SeqTbl
HAVING COUNT(*) <> MAX(seq);
2.4 自连接
针对相同的表进行的连接被称为“自连接”(self join),这个技巧常常被人们忽视,其实是有挺多妙用的。
1、删除重复行:
DELETE FROM Products P1
WHERE id < ( SELECT MAX(P2.id)
FROM Products P2
WHERE P1.name = P2.name AND P1.price = P2.price );
2、排序:
在 db 中,我们经常需要按分数,人数,销售额等进行排名,有 Oracle, DB2 中可以使用 RANK 函数进行排名,不过在 MySQL 中 RANK 函数未实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自连接来实现,如对以下 Products 表按价格高低进行排名。
使用自连接可以这么写:
-- 排序从 1 开始。如果已出现相同位次,则跳过之后的位次
SELECT P1.name,
P1.price,
(SELECT COUNT(P2.price)
FROM Products P2
WHERE P2.price > P1.price) + 1 AS rank_1
FROM Products P1
ORDER BY rank_1;
结果如下:
name price rank
橘子 100 1
西瓜 80 2
苹果 50 3
葡萄 50 3
香蕉 50 3
柠檬 30 6
2.5 巧用 COALESCE 函数
此函数作用返回参数中的第一个非空表达式,假设有如下商品,我们重新格式化一样,如果 city 为 null,代表商品不在此城市发行,但我们在展示结果的时候不想展示 null,而想展示 ‘N/A’, 可以这么做:
SELECT COALESCE(city, 'N/A')
FROM customers;
三、SQL 的优化方法
3.1 参数是子查询时,使用 EXISTS 代替 IN
如果 IN 的参数是(1,2,3)这样的值列表时,没啥问题,但如果参数是子查询时,就需要注意了。比如,现在有如下两个表:
现在我们要查出同时存在于两个表的员工,即田中和铃木,则以下用 IN 和 EXISTS 返回的结果是一样,但是用 EXISTS 的 SQL 会更快:
-- 慢
SELECT *
FROM Class_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CLASS_B);
-- 快
SELECT *
FROM Class_A A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Class_B B
WHERE A.id = B.id);
为啥使用 EXISTS 的 SQL 运行更快呢,有两个原因:
- 可以`用到索引,如果连接列 (id) 上建立了索引,那么查询 Class_B 时不用查实际的表,只需查索引就可以了。
- 如果使用 EXISTS,那么只要查到一行数据满足条件就会终止查询, 不用像使用 IN 时一样扫描全表。在这一点上 NOT EXISTS 也一样
另外如果 IN 后面如果跟着的是子查询,由于 SQL 会先执行 IN 后面的子查询,会将子查询的结果保存在一张临时的工作表里(内联视图),然后扫描整个视图,显然扫描整个视图这个工作很多时候是非常耗时的,而用 EXISTS 不会生成临时表。
当然了,如果 IN 的参数是子查询时,也可以用连接来代替,如下:
-- 使用连接代替 IN SELECT A.id, A.name
FROM Class_A A INNER JOIN Class_B B ON A.id = B.id;
tips:不要大表使用JOIN查询,禁止大表使用子查询,会产生临时表,消耗较多内存与CPU,极大影响数据库性能。
3.2 避免排序
SQL 是声明式语言,即对用户来说,只关心它能做什么,不用关心它怎么做。这样可能会产生潜在的性能问题:排序,会产生排序的代表性运算有下面这些:
- GROUP BY 子句
- ORDER BY 子句
- 聚合函数(SUM、COUNT、AVG、MAX、MIN)
- DISTINCT
- 集合运算符(UNION、INTERSECT、EXCEPT)
- 窗口函数(RANK、ROW_NUMBER 等)
如果在内存中排序还好,但如果内存不够导致需要在硬盘上排序上的话,性能就会急剧下降,所以我们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排序。怎样做可以减少排序呢。
1、 使用集合运算符的 ALL 可选项
SQL 中有 UNION,INTERSECT,EXCEPT 三个集合运算符,默认情况下,这些运算符会为了避免重复数据而进行排序,对比一下使用 UNION 运算符加和不加 ALL 的情况:
注意:加 ALL 是优化性能非常有效的手段,不过前提是不在乎结果是否有重复数据。
2、使用 EXISTS 代表 DISTINCT
为了排除重复数据, DISTINCT 也会对结果进行排序,如果需要对两张表的连接结果进行去重,可以考虑用 EXISTS 代替 DISTINCT,这样可以避免排序。
如何找出有销售记录的商品,使用如下 DISTINCT 可以:
SELECT DISTINCT I.item_no
FROM Items I INNER JOIN SalesHistory SH
ON I. item_no = SH. item_no;
# 语句写的很迷...
不过更好的方式是使用 EXISTS:
SELECT item_no FROM Items I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alesHistory SH
WHERE I.item_no = SH.item_no);
既用到了索引,又避免了排序对性能的损耗。
3.3 在极值函数中使用索引(MAX/MIN)
使用 MAX/ MIN 都会对进行排序,如果参数字段上没加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如果建有索引,则只需要扫描索引即可,对比如下:
-- 这样写需要扫描全表
SELECT MAX(item)
FROM Items;
-- 这样写能用到索引
SELECT MAX(item_no)
FROM Items;
注意:极值函数参数推荐为索引列中并不是不需要排序,而是优化了排序前的查找速度(毕竟索引本身就是有序排列的)。
3.4 能写在 WHERE 子句里的条件不要写在 HAVING 子句里
下列 SQL 语句返回的结果是一样的:
-- 聚合后使用 HAVING 子句过滤
SELECT sale_date, SUM(quantity)
FROM SalesHistory
GROUP BY sale_date
HAVING sale_date = '2007-10-01';
-- 聚合前使用 WHERE 子句过滤
SELECT sale_date, SUM(quantity)
FROM SalesHistory
WHERE sale_date = '2007-10-01'
GROUP BY sale_date;
使用第二条语句效率更高,原因主要有两点:
- 使用 GROUP BY 子句进行聚合时会进行排序,如果事先通过 WHERE 子句能筛选出一部分行,能减轻排序的负担;
- 在 WHERE 子句中可以使用索引,而 HAVING 子句是针对聚合后生成的视频进行筛选的,但很多时候聚合后生成的视图并没有保留原表的索引结构。
3.5 在 GROUP BY 子句和 ORDER BY 子句中使用索引
GROUP BY 子句和 ORDER BY 子句一般都会进行排序,以对行进行排列和替换,不过如果指定带有索引的列作为这两者的参数列,由于用到了索引,可以实现高速查询,由于索引是有序的,排序本身都会被省略掉。
3.6 使用索引时,条件表达式的左侧应该是原始字段
假设我们在 col 列上建立了索引,则下面这些 SQL 语句无法用到索引: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 * 1.1 > 100;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SUBSTR(col, 1, 1) = 'a';
以上第一个 SQL 在索引列上进行了运算, 第二个 SQL 对索引列使用了函数,均无法用到索引,正确方式是把列单独放在左侧,如下: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_1 > 100 / 1.1;
当然如果需要对此列使用函数,则无法避免在左侧运算,可以考虑使用函数索引,不过一般不推荐随意这么做。
3.7 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形式
如下的几种否定形式不能用到索引:
- <>
- !=
- NOT IN
# 会导致全表扫描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_1 <> 100;
# 可以改成以下形式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_1 > 100 or col_1 < 100;
3.8 进行默认的类型转换
假设 col 是 char 类型,则推荐使用以下第二,三条 SQL 的写法,不推荐第一条 SQL 的写法:
×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_1 = 10;
○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_1 = '10';
○ SELECT * FROM SomeTable WHERE col_1 = CAST(10, AS CHAR(2));
3.9 减少中间表
在 SQL 中,子查询的结果会产生一张新表,不过如果不加限制大量使用中间表的话,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展示数据需要消耗内存资源,二是原始表中的索引不容易用到,所以尽量减少中间表也可以提升性能。
3.10 灵活使用 HAVING 子句
这一点与上面第八条相呼应,对聚合结果指定筛选条件时,使用 HAVING 是基本的原则,可能一些工程师会倾向于使用下面这样的写法:
SELECT *
FROM (SELECT sale_date, MAX(quantity) AS max_qty
FROM SalesHistory
GROUP BY sale_date) TMP
WHERE max_qty >= 10;
虽然上面这样的写法能达到目的,但会生成 TMP 这张临时表,所以应该使用下面这样的写法:
SELECT sale_date, MAX(quantity)
FROM SalesHistory
GROUP BY sale_date
HAVING MAX(quantity) >= 10;
HAVING 子句和聚合操作是同时执行的,所以比起生成中间表后再执行 HAVING 子句,效率会更高,代码也更简洁。
3.11 需要对多个字段使用 IN 谓词时,将它们汇总到一处
一个表的多个字段可能都使用了 IN 谓词,如下:
SELECT id, state, city
FROM Addresses1 A1
WHERE state IN (SELECT state
FROM Addresses2 A2
WHERE A1.id = A2.id)
AND city IN (SELECT city
FROM Addresses2 A2
WHERE A1.id = A2.id);
这段代码用到了两个子查询,也就产生了两个中间表,可以像下面这样写:
SELECT *
FROM Addresses1 A1
WHERE id || state || city IN
(SELECT id || state|| city
FROM Addresses2 A2);
这样子查询不用考虑关联性,没有中间表产生,而且只执行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