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在不断的发展(比如InnoDB发展),所以不会去记具体的特性,在选型的时候才去看和对比。
Myisam 和Innodb 特点和擅长
读操作多用
MyISAM
写操作多用
InnoDB
1、myisam查询效率更高,查询效率差myisam6-7倍。
2、innodb支持事务,行锁,外键。myisam不支持。
如果数据表涉及的存储数据多、查询多,用myisam,如文章表。如果数据表涉及业务逻辑多,增删改操作多,就用innodb,如订单表。
区别:
1.
InnoDB支持事务
,MyISAM不支持,对于InnoDB每一条SQL语言都默认封装成事务,自动提交,这样会影响速度,所以最好把多条SQL语言放在begin和commit之间,组成一个事务;
2.
InnoDB支持外键
,而MyISAM不支持。对一个包含外键的InnoDB表转为MYISAM会失败;
3.
InnoDB是聚集索引
,数据文件是和索引绑在一起的,必须要有主键,通过主键索引效率很高。但是辅助索引需要两次查询,先查询到主键,然后再通过主键查询到数据。因此,主键不应该过大,因为主键太大,其他索引也都会很大。而MyISAM是非聚集索引,数据文件是分离的,索引保存的是数据文件的指针。主键索引和辅助索引是独立的。
4.
InnoDB不保存表的具体行数
,执行select count(*) from table时需要全表扫描。而MyISAM用一个变量保存了整个表的行数,执行上述语句时只需要读出该变量即可,速度很快;
5、
InnoDB支持行锁
6、InnoDB:5.6以后才有全文索引;
MyISAM:支持全文索引;不支持事务;它是表级锁;会保存表的具体行数.
如何选择:
1. 是否要支持事务,如果要请选择innodb,如果不需要可以考虑MyISAM;
2. 如果表中绝大多数都只是读查询,可以考虑MyISAM,如果既有读写也挺频繁,请使用InnoDB。
3. 系统奔溃后,MyISAM恢复起来更困难,能否接受;
4. MySQL5.5版本开始Innodb已经成为Mysql的默认引擎(之前是MyISAM),说明其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不知道用什么,那就用InnoDB,至少不会差。
推荐用InnoDB引擎.加了索引之后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查询速度,但是索引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它会占用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它会使得写操作变得很慢。通常我们对查询次数比较频繁,值比较多的列才建索引。
例如: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ex = “女”, 这个就不需要建立索引,因为性别一共就两个值,查询本身就是比较快的。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id = 1995 ,这个就需要建立索引,因为user_id的值是非常多的。
Myisam 和Innodb 数据存储区别
(
2018-03-11 21:06:16)
Myisam引擎(非聚集索引–
叶子节点存储数据地址的指针
)
若以这个引擎创建数据库表Create table user (…..),它实际是生成三个文件:
user.myi 索引文件 user.myd数据文件 user.frm数据结构类型。
如下图:当我们执行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的时候,它的执行流程。
(1)查看该表的myi文件有没有以id为索引的索引树。
(2)根据这个id索引找到叶子节点的id值,从而得到它里面的数据地址。(
叶子节点存的是索引和数据地址
)。
(3)根据数据地址去myd文件里面找到对应的数据返回出来。
Innodb引擎(聚集索引—
叶子节点的data直接包含数据
)
若以这个引擎创建数据库表Create table user (…..),它实际是生成两个文件:
user.ibd 索引文件 user.frm数据结构类型
因为innodb引擎创建表默认就是以主键为索引,所以不需要myi文件。
下图为innodb表的结构图:很显然它与myisam最大的区别是将整条数据存在叶子节点,而不是地址。(叶子节点存的是
主键
索引
和
数据信息
)
若此时,你在其他列创建索引例如name,它就会另外创建一个以name为索引的索引树,(叶子节点存的是索引和主键索引)。
你在执行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吴磊’,他的执行过程如下:
(1)找到name索引树
(2)根据name的值找到该树下叶子的name索引和主键值
(3)用主键值去主键索引树去叶子节点到该条数据信息
B+Tree的特性
(1)由图能看出,
单节点能存储更多数据,使得磁盘IO次数更少
。
(2)叶子节点形成有序链表,便于执行范围操作。
(3)聚集索引中,叶子节点的data直接包含数据;非聚集索引中,叶子节点存储数据地址的指针。
行锁和表锁的区别
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行级锁: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页面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
适用:从锁的角度来说,表级锁更适合于以查询为主,只有少量按索引条件更新数据的应用,如Web应用;而行级锁则更适合于有大量按索引条件并发更新少量不同数据,同时又有并发查询的应用,如一些在线事务处理(OLTP)系统。
MyISAM表锁
对MyISAM表的读操作,不会阻塞其他用户对同一表的读请求,但会阻塞对同一表的写请求;
对MyISAM表的写操作,则会阻塞其他用户对同一表的读和写操作;
MyISAM表的读操作与写操作之间,以及写操作之间是串行的。当一个线程获得对一个表的写锁后,只有持有锁的线程可以对表进行更新操作。其他线程的读、写操作都会等待,直到锁被释放为止。
常用命令和性能对比
(2015-06-25 03:25:22)
【myISAM和innoDB】mySql的引擎myisam和innodb的区别/mysiam_bandaoyu的博客-CSDN博客
常用命令:
(1)查看表的存储类型(三种):
- show create table tablename
- show table status from dbname where name=tablename
- mysqlshow -u user -p password –status dbname tablename
(2)修改表的存储引擎:
- alter table tablename type=InnoDB
(3)启动mysql数据库的命令行中添加以下参数使新发布的表都默认使用事务:
- –default-table-type=InnoDB
(4)临时改变默认表类型:
- set table_type=InnoDB
- show variables like ‘table_type’
性能:
(原文:
Mysql数据库Innodb与MyISAM的性能对比测试_ghosc的博客-CSDN博客
)
由于近期有个项目对系统性能要求很高,技术选型上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确定使用Mysql数据库,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到底使用哪种存储引擎。我们的应用是典型的写多读少,写入内容为也很短,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存储引擎肯定就定在广泛使用的Innodb和MyISAM之中了。
至于两者的比较网上也有很多,但是毕竟这个事情也不复杂,决定还是自己来做,去验证一下在我们的场景下谁更优。
测试的版本是mysql Ver 14.14 Distrib 5.1.49, for debian-linux-gnu (i686),使用的是Innodb plugin 1.0.8(官方称比built-in版本性能更好)和默认的MyISAM。
测试机器是我的笔记本,配置如下:Intel 酷睿2双核 P8600,2G*2 DDR3 1066内存,320G硬盘5400转。
测试一:数据插入性能测试,这里我分别对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对性能的影响见文章后附录1
)打开和关闭都测了了一下,每次测试都是运行40s,表中数字都是实际插入条数。
MyISAM Innodb (打开) Innodb (关闭)
单线程,逐个插入 120000 60000 60000
4线程,逐个插入 40000*4 20000*4 40000*4
单线程,批量100条/次插入 3600*100 800*100 3000*100
单线程,批量200条/次插入 1800*200 400*200 1600*200
可以发现批量插入的性能远高于单条插入,但是一次批量的大小对性能影响不大。每条记录是否都刷新日志的参数对innodb性能的影响巨大。总体上来说,MyISAM性能更优一点。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插入测试过程中,我对系统资源进行了监控,发现MyISAM对系统资源占用很低,但是Innodb对磁盘占用却很高,应该是对事务控制多了很多需要记录的日志。
测试二:数据读取性能测试。每次随机读取1000条记录,反复进行读取。
MyISAM Innodb
单线程,200次读取 5.7s 16.7s
4线程,200次读取 12s 40.8s
可以看出MyISAM的读取性能非常恐怖,性能差距在3倍的样子。
以上两个测试发现MyISAM在无事务的需求下几乎完胜,但是要知道它是表锁,Innodb是行锁,那么在并发读写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测试三:两个线程并发写入,2个线程并发读取。
MyISAM Innodb
逐个插入 写入40s:10000*2 读取200次*2:14s 写入40s:60000*2 读取200次*2:50s
批量100条/次插入 写入40s:1000*100*2 读取200次*2:10s 写入40s:1500*100*2 读取200次*2:50s
这下立刻显示出
Innodb在并发情况
下强劲的性能,几乎没有什么性能衰减。而MyISAM单条插入速度变得非常慢,批量插入也下降了40%性能。
总结一下,在写多读少的应用中还是Innodb插入性能更稳定(行级锁),在并发情况下也能基本,如果是对读取速度要求比较快的应用还是选MyISAM。
另外提一下,这里需要用到对Innodb的热备份,除了用Master-Slave的方式,还可以选用XtraBackup这个开源软件。
对于支持事务的InnoDB类型的标,影响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UTOCOMMIT默认设置是打开的,而且程序没有显式调用BEGIN 开始事务,导致每插入一条都自动Commit,严重影响了速度
。可以在执行sql前调用begin,多条sql形成一个事物(即使autocommit打 开也可以),将大大提高性能。
MySQL MyISAM/InnoDB高并发优化经验
附录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对性能的影响》
(原文:mysql mysql的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深有体会 :
mysql mysql的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深有体会_fengbangyue的博客-CSDN博客_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今天本来是想测试一下在使用触发器的情况下在一个表中插入1百万条数据和用代码实现有多大差别。但没想到插入语句一直执行不完,而观察安装MySQL的服务器CPU使用才5%左右。
这么慢的速度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把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调整为2.哈,好家伙,CPU占用马上跳到了70%左右,果然变快了。而且我的数据一会儿就插入完成了。于是深刻地明白了,以前在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为1的时候,大多数时间CPU都在等待日志的读写。
下面是该参数的三个可选值的说明。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很管用)
抱怨Innodb比MyISAM慢 100倍?那么你大概是忘了调整这个值。默认值1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务提交或事务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志写入(flush)硬盘,这是很费时的。特别是使用电池供电缓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时。设成2对于很多运用,特别是从MyISAM表转过来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写入硬盘而是写入系统缓存。日志仍然会每秒flush到硬盘,所以你一般不会丢失超过1-2秒的更新。设成0会更快一点,但安全方面比较差,即使MySQL挂了也可能会丢失事务的数据。而值2只会在整个操作系统挂了时才可能丢数据。
附录2
mysql autocommit对myisam,innodb的性能影响
前段时间把数据库的部分myisam表转变成了innodb了,感觉慢了好多。我知道autocommit对innodb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知道影响有这么大。如何关闭autocommit,请参考
mysql禁用autocommit,以及遇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测试,包括autocommit对myisam,innodb影响。
一,测试autocommit对myisam的影响
1,准备测试表和数据
- mysql> CREATE TABLE `test_test` ( //测试表
-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 `num` int(11) NOT NULL default ‘0’,
- -> PRIMARY KEY (`id`)
- ->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AUTO_INCREMENT=1 ;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mysql> delimiter ||
- mysql> create procedure p_test(pa int(11))
- -> begin
- ->
- -> declare max_num int(11) default 100000;
- ->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 -> declare rand_num int;
- ->
- -> select count(id) into max_num from test_test;
- ->
- -> while i < pa do
- -> if max_num < 100000 then
- -> select cast(rand()*100 as unsigned) into rand_num;
- -> insert into test_test(num)values(rand_num);
- -> end if;
- -> set i = i +1;
- -> end while;
- -> end||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3 sec
mysql> CREATE TABLE `test_test` ( //测试表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num` int(11) NOT NULL default '0',
-> PRIMARY KEY (`id`)
->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AUTO_INCREMENT=1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delimiter ||
mysql> create procedure p_test(pa int(11))
-> begin
->
-> declare max_num int(11) default 100000;
->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 declare rand_num int;
->
-> select count(id) into max_num from test_test;
->
-> while i < pa do
-> if max_num < 100000 then
-> select cast(rand()*100 as unsigned) into rand_num;
-> insert into test_test(num)values(rand_num);
-> end if;
-> set i = i +1;
-> end while;
-> end||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3 sec
2,测试autocommit开启的情况
- mysql> call p_test(100000)|| //插入10000条数据
-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86 sec)
-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清空表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mysql> optimize table test_test; //优化一下表,收回资源,确保测试的公平性
mysql> call p_test(100000)|| //插入10000条数据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86 sec)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清空表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optimize table test_test; //优化一下表,收回资源,确保测试的公平性
这样我连续做了三次测试,
平均一下插入10000的数据差不多要0.86秒
。关于optimize来优化表,请参考
optimize table在优化mysql时很重要
3,autocommit关闭的情况下
- mysql> call p_test(100000)|| //插入10000条数据
-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83 sec)
- mysql> commit;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清空表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mysql> commit;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mysql> optimize table test_test; //优化一下表,收回资源,确保测试的公平性
mysql> call p_test(100000)|| //插入10000条数据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83 sec)
mysql> commit;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清空表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commit;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optimize table test_test; //优化一下表,收回资源,确保测试的公平性
这样我连续做了三次测试,
平均一下插入10000的数据差不多要0.83秒
。为了使
init_connect=’SET autocommit=0′
启作用,我是换了个用户测试的。如果在执行储存过程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
ERROR 1370 (42000): execute command denied to user ‘mysql’@’localhost’ for routine ‘test.p_test’
解决办法是:grant execute on procedure p_test to ‘mysql’@localhost;
由上面的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出,autocommit对myisam没有多大的影响。
二,测试autocommit对innodb的影响
1,测试autocommit开启的情况
- mysql> alter table test_test type=innodb; //将表改为innodb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 warning (0.02 sec)
-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1
- mysql> call p_test(10000); //插入数据
-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16.32 sec)
-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删除数据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mysql> alter table test_test type=innodb; //将表改为innodb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 warning (0.02 sec)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1
mysql> call p_test(10000); //插入数据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16.32 sec)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删除数据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我也做了3次测试,都是在16点几秒。myisam插入10000条数据,都不到一秒,而innodb要十几秒,差了20多倍,太杯具了。
2,测试autocommit关闭的情况
- mysql> call p_test(10000); //插入数据
-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61 sec)
- mysql> commit; //提交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删除数据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mysql> commit; //提交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call p_test(10000); //插入数据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61 sec)
mysql> commit; //提交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mysql> truncate table test_test; //删除数据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commit; //提交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我也测试了3次,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我以为我只插入了1000条,不然怎么会差距这么大呢。我又测试了二次,测试用时差不多,都是在0.6秒左右。autocommit对innodb的影响太大了,差了快30倍
。我汗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mysql的autocommit自动提交功能关闭,这样可以提高mysql的性能,特别是innodb表比较多的情况下,不是提高一点点。
如果关闭了autocommit,不要忘了commit。不然mysql服务器挂掉了,或者重起了,数据就丢失了。
转载请注明
作者:海底苍鹰
地址:
mysql autocommit对myisam,innodb的性能影响«海底苍鹰(tank)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