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TCP协议 和 UDP协议与TCP/IP协议的联系。。。。
为什么要有协议?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一边先发起通信、使用哪种语言进行通信、怎样结束通信等规则都需要事先确定。
✦
知识点:
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这一切都需要一种规则。称为协议(protocol)
TCP/IP 是个啥玩意儿?
一个协议簇,里面包括很多协议的,比如:TCP,UDP,IP,FTP,HTTP,ICMP,SMTP 等都属于 TCP/IP 族内的协议。
☃
冷知识:
之所以命名为TCP/IP协议,因为TCP、IP协议是两个很重要的协议,就用他两命名了
TCP/IP网络模型
这些协议可以划分为四层,分别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链路层:负责封装和解封装IP报文,发送和接受ARP/RARP报文等。
-
网络层:负责路由以及把分组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络或主机。
-
传输层:负责对报文进行分组和重组,并以TCP或UDP协议格式封装报文。
-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OSI 七层模型 |
TCP/IP 概念层模型 |
功能 |
TCP/IP 协议族 |
应用层 | 应用层 |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
表示层 |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 无 | |
会话层 |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 无 | |
传输层 | 传输层 |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 TCP、UDP |
网络层 | 网络层 |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 IP、ICMP、RIP、OSPF、BGP、IGMP |
数据链路层 | 链路层 | 传输有地址的桢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 SLIP、CSLIP、PPP、ARP、RARP、MTU |
物理层 |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 IS02110、IEEE802、IEEE802.2 |
!!
注意: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网络通信的建立必须是在通信双方的对等层进行,不能交错
。
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在发送端时,
经过各层时都要附加上相应层的协议头和协议尾
(仅数据链路层需要封装协议尾)部分,也就是要对数据进行协议封装,以标识对应层所用的通信协议。
网络模型:应用层
-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万维网的基本协议
-
TFTP (文件传输)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
:提供远程访问其它主机功能, 它允许用户登录internet主机,并在这台主机上执行命令
-
SNMP (网络管理)
:该协议提供了监控网络设备的方法, 以及配置管理,统计信息收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
DNS (域名系统)
:该系统用于在internet中将域名及其公共广播的网络节点转换成IP地址。
网络模型:网络层
-
IP
:Internet协议
-
ICMP
: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
ARP
:地址解析协议
-
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一、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当一台计算机想要与另一台计算机通讯时,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畅通且可靠,这样才能保证正确收发数据。
例如,当你下载文件时,希望获得的是完整的文件,而不仅仅是文件的一部分,因为如果数据丢失或乱序,都不是你希望得到的结果,于是就用到了TCP。
☛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 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建立起来
第一次握手:
主机A向主机B 发送一个 同步序列号(SYN) ,并生成一个随机的序号 seq = x 请求建立连接。 os:“我想要和你通信;你可以用哪个序列号作为起始数据段来回应我?”
第二次握手:
主机B 收到主机A的请求后,用一个带有确认应答(ACK)和同步序列号(SYN),同时也会随机生成一个 seq = y 响应主机A。os:“已收到你的请求,你可以传输数据了;你要用那个序列号作为起始数据段来回应我?”
第三次握手:
主机A收到后,再发送一个确认应答(ACK),确认已收到主机B 的数据段:“我已收到回复,我现在要开始传输实际数据了”。至此主机A和主机B 就可以传输数据了。
!!
说明:
SYN这个标志位只有在TCP建立连接时才会被置1 ,握手完成后SYN标志位被置0。图中大写的 ACK 表示报文的类型是确认报文,小写的 ack 是报文里面的确认号,这个确认号是上一次握手对方的 seq 值加 1 得到。
☛
关闭连接: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是为了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四次挥手是为了保证数据已被接收完毕,再关闭连接。既然需要保证数据完整的传输完,那就需要保证双方都达到关闭连接的条件才能断开
第一次:
主机A提出停止TCP连接的请求给服务端(FIN 断开连接的报文)
第二次:
服务端收到关闭请求时,可能此时数据还没发送完,服务端先回复一个确认报文ACK,表示自己知道客户端想要关闭连接了,但是因为数据还没传输完,所以还需要等待。
第三次:
当数据传输完了,服务端会主动发送一个 FIN 报文,告诉主机A,表示数据已经发送完了,服务端这边准备关闭连接了。
第四次:
当主机A收到服务端的 FIN 报文过后,会回复一个 ACK 报文,告诉服务端自己知道了,再等待一会就关闭连接(等待2MSL)。
FAQ
-
为什么握手要三次,挥手却要四次呢?
那是因为握手的时候并没有数据传输,所以服务端的 SYN 和 ACK 报文可以一起发送,但是挥手的时候有数据在传输,所以 ACK 和 FIN 报文不能同时发送,需要分两步,所以会比握手多一步。
-
为什么客户端在第四次挥手后还会等待 2MSL?
等待 2MSL 是因为保证服务端接收到了 ACK 报文,因为网络是复杂了,很有可能 ACK 报文丢失了,如果服务端没接收到 ACK 报文的话,会重新发送 FIN 报文,只有当客户端等待了 2MSL 都没有收到重发的 FIN 报文时就表示服务端是正常收到了 ACK 报文,那么这个时候客户端就可以关闭了。
-
为什么 TCP 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
为了防止出现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被服务端接收的情况,从而产生错误
-
主机A向 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
-
主机B向 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 (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 :“可以,你什么时候发?”
-
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
★
TCP协议的特点
1) 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是指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两端建立连接。为数据的可靠传输打下了基础。
2)仅支持单播传输
每条TCP传输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只能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不支持多播和广播传输方式。
3)面向字节流
TCP不像UDP一个个报文独立地传输,而是在不保留报文边界的情况下以字节流方式进行传输。
4)可靠传输
对于可靠传输,判断丢包,误码靠的是TCP的段编号以及确认号。TCP为了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就给每个包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假设丢失了)将会被重传。
5)提供拥塞控制
当网络出现拥塞的时候,TCP能够减小向网络注入数据的速率和数量,缓解拥塞
6)TCP提供全双工通信
TCP允许通信双方的应用程序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因为TCP连接的两端都设有缓存,用来临时存放双向通信的数据。当然,TCP可以立即发送一个数据段,也可以缓存一段时间以便一次发送更多的数据段(最大的数据段大小取决于MSS)
二、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
★
UDP协议的特点
1)面向无连接
想发数据就可以开始发送了。数据报文的搬运工,不会对数据报文进行任何拆分和拼接操作。
-
在发送端,应用层将数据传递给传输层的 UDP 协议,UDP 只会给数据增加一个 UDP 头,标识下是 UDP 协议,然后就传递给网络层了
-
在接收端,网络层将数据传递给传输层,UDP 只去除 IP 报文头就传递给应用层,不会任何拼接操作
2)有单播,多播,广播的功能
UDP 不止支持一对一的传输方式,同样支持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方式。
3)UDP是面向报文的
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层。UDP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必须选择合适大小的报文
4)不可靠性
通信不建立连接想发就发,收到什么就传递什么数据,也不会备份数据,不关心对方是否有接收到
☛
其他说明
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 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 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
ping命令
是用来探测主机到主机之间是否可通信,如果不能
ping
到某台主机,表明不能和这台主机建立连接。
ping命令
是使用 IP 和网络控制信息协议 (ICMP),因而没有涉及到任何传输协议(UDP/TCP) 和应用程序。它发送icmp回送请求消息给目的主机。
ICMP协议规定:
目的主机必须返回ICMP回送应答消息给源主机。如果源主机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应答,则认为主机可达。
三、TCP和UDP的比较
UDP | TCP | |
---|---|---|
是否连接 | 无连接 | 面向连接 |
是否可靠 | 不可靠传输,不使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 可靠传输,使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
连接对象个数 |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交互通信 | 只能是一对一通信 |
传输方式 | 面向报文 | 面向字节流 |
首部开销 | 首部开销小,仅8字节 | 首部最小20字节,最大60字节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实时应用(IP电话、视频会议、直播等) | 适用于要求可靠传输的应用,例如文件传输 |
★
结论
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其拥塞控制,失败重传等机制在互联网数据传输中是不可或缺的。基于 TCP 实现的程序也数不胜数。
虽然 UDP 并没有 TCP 传输来的准确,但是也能在很多实时性要求高的地方有所作为,对数据准确性要求高,速度可以相对较慢的,可以选用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