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文件读取总结
matlab的文件读取函数功能可以读取各种文件类型,包括
textread(字母和数值每行格式一致)
xlsread(读取excel文件)
importdata(字母和数值分开,以数字为主,字母只存在前几行)
load(纯数据)
dlmread(单一分隔符的纯数据或ASCII数据文件)
textscan(类似于textread,但使用前必须fopen打开文件)
csvread(类似于xlsread,读取.csv格式的文件)
fscanf(读取已知文件格式的文本文件)
以上所有的文件读取函数基本可以涵盖我们遇到的所有数据文件类型,具体用法建议参考
matlab的帮助文档
,其中拿出部分用法进行说明。
1.
textread:
[column1,column2,...] = textread('filename','%s %d ...','headlines',number,'delimiter',',','emptyvalue',NAN);
注释:delimiter定义分隔符的类型,空字符采用NAN代替。headline定义了开始读取的行数。 如果发现某一列的字符类型不同,如
point1,30
可以采用
[column1,column2,...] = textread('filename','point%d%d...','headlines',number,'delimiter',',','emptyvalue',NAN);
的格式,就会忽略第一个字段中的字符类型。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用法涉及到正则表达式的使用。例如:
如果只想读第一列,其余的跳过
filename = '.\myfile.txt';
[names]=textread(filename,'%s%*[^\n]')
%[^...] - reads characters not matching characters between the brackets until first matching character
%[^\n] 就是一直读到行尾。
%*[^\n] 就是从当前直接跳到行尾。
可对比
[names,rest]=textread(filename,'%s%[^\n]')
最为详细的textread的用法一参考以下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2529-934914.html
2.
importdata:
A = importdata(filename, delimiter, nheaderlines);
其中,delimiter是指分隔符,nheaderlines是指开始读取的行数。importdata用法比较简单,适合读取数值与文本分开且分布较集中的文件类型。具体使用也可以参考
http://blog.csdn.net/shanchuan2012/article/details/51907373
3.
xlsread
A = xlsread('data.xlsx','Sheet1');
用法较为简单不过多赘述。load,csvread类似。dlmread的用法也较为简单
A=dlmread('lcode.dat','delimeter')
-
textscan
使用textscan之前必须要先fopen文件,基本使用示例为
fid = fopen('filename.txt');
C = textscan(fid, ' \%f\; \%f', 'delimiter', ',','EmptyValue', -Inf);
fclose(fid);
用法与textread极为类似,fscanf也都类似,具体用法及示例见下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67285801010buf.html
matlab对文件中混乱的文本格式读取操作总结
对于本文字符数字较为混乱的文本进行文本操作需要对文件内部进行操作,包括文本位置指针,文件逐行读取,字符匹配等等复杂操作。主要用到的几个函数有
feek(设置指针位置)
ftell(获得指针位置)
frewind(重设指针到文件起始位置)
feof(测试指针是否在文件结束位置)
具体用法:
fseek(fid,-1,’eof’),指针到末尾
fseek(fid,2,’bof’),起始位置后第二个字符位置
ftell(fid);找到指针位置
frewind(fid),指针回到起始
feof(fid)判断指针是否在末尾
最详细的指导资料建议参考matlab的help文档。
参考文献:
1.
http://blog.csdn.net/holybin/article/details/44199909
2.
https://wenku.baidu.com/view/b3268f154431b90d6c85c745.html
3.
http://blog.csdn.net/zm1_1zm/article/details/533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