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输入www.baidu.com后执行的全部过程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1、浏览器获取输入的域名www.baidu.com




2、浏览器向DNS请求解析www.baidu.com的IP地址


1. 根据网络七层模型,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可以认为是应用层的一个应用,
2. 所以本质上来说就是从一个应用层到另外一个应用层的过程,在我们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的http协议进行通信
HTTP协议基于底层的 TCP/IP 协议,所以必须要用 IP 地址建立连接。由于我们在浏览器输入的是域名,所以我们需要把域名转换为IP地址,也就是域名解析(DNS)

HTTP协议
HTTP 是一个在计算机世界里专门在两点之间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超文本数据的约定和规范
 1. http的请求规范:
    请求行(请求类型,欲访问资源,协议版本)
    请求头(headers,cookies等)
       Host:请求的目的地(主机域名)
       User-Agent:客户端的信息,它是检测浏览器类型的重要信息,由浏览器定义,并且在每个请求中自动发送
       空行 请求头后面必须有一个空行
       请求正文(请求体)(参数)可以为空



3、DNS解析出百度服务器的IP地址


 DNS流程:
    第一步:检查浏览器缓存中是否缓存过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第二步:如果在浏览器缓存中没有找到IP,那么将继续查找本机系统(hosts)是否缓存过IP
    第三步:向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LDNS发起域名解析的请求
    第四步:向根域名解析服务器发起域名解析请求
    第五步:根域名服务器返回顶级域名解析服务器(gTLD)地址。如.com、.cn、.org,全球只有13台
    第六步:本地域名服务器LDNS向gTLD服务器发起解析请求
    第七步:接受请求的gTLD服务器查找并返回此域名对应的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的地址,这个Name Server通常就是用户注册的域名服务器,例如用户在某个域名服务提供商申请的域名,那么这个域名解析任务就由这个域名提供商的服务器来完成
    第八步: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会查询存储的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表,在正常情况下都根据域名得到目标IP地址,连同一个TTL值返回给DNS Server域名服务器
	  第九步:返回该域名对应的IP和TTL值,LDNS会缓存这个域名和IP的对应关系,缓存时间由TTL值控制
	  第十步:把解析的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根据TTL值缓存在本地系统缓存中,域名解析过程结束

	在实际的DNS解析过程中,可能还不止这10步,如Name Server可能有很多级,或者有一个GTM来负载均衡控制,这都有可能会影响域名解析过程。



4、浏览器与该服务器以三次握手的方式建立TCP连接(默认端口为80)




5、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服务处理请求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根据报头中的content‐type的值来判断如何解析请求的数据(是html,还是img,还是文件下载),然后进行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多种多样,但最后必定是拼出一个响应报文发回客户端。



6、HTTP响应报文,把首页文件发送给浏览器


HTTP响应报文

1. 响应报文由响应头加响应体数据组成,响应头又由状态行和头字段构成。
状态行的结构,有三部分:
	1. 开头的 Version 部分是 HTTP 协议的版本号,通常是 HTTP/1.1,用处不是很大
	2. 后面的 Reason 部分是原因短语,是状态码的简短文字描述,例如“OK”“Not Found”等等,也可以自定义。但它只是为了兼容早期的文本客户端而存在,提供的信息很有限,目前的大多数客户端都会忽略它。
	3. 所以,状态行里有用的就只剩下中间的状态码(Status Code)了。它是一个十进制数字,以代码的形式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
	
	要注意,它的名字是”状态码“而不是”错误码“。也就是说,它的含义不仅是错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表达 HTTP 数据处理的“状态”,客户端可以依据代码适时转换处理状态,例如继续发送请求、切换协议,重定向跳转等,有那么点 TCP 状态转换的意思。
	
	头字段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Allow,Content-Encoding,Content-Length,Content-Type,Set-Cookie
 状态码:
   
    状态码目前 RFC 标准里规定的状态码是三位数,所以取值范围就是从 000 到 999。
    但如果把代码简单地从 000 开始顺序编下去就显得有点太“low”,不灵活、不利于扩展,所以状态码也被设计成有一定的格式。
	RFC 标准把状态码分成了五类,用数字的第一位表示分类,而 0~99 不用,这样状态码的实际可用范围就大大缩小了,由 000~999 变成了 100~599。
	这五类的具体含义是:
		1××:提示信息,表示目前是协议处理的中间状态,还需要后续的操作;
		2××:成功,报文已经收到并被正确处理;
		3××:重定向,资源位置发生变动,需要客户端重新发送请求;
		4××:客户端错误,请求报文有误,服务器无法处理;
		5××: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内部发生了错误。
		具体状态码的含义可以看下面的附录状态码
浏览器接受响应

浏览器接收到响应以后,根据响应类型判断出后面的数据应该是html文档格式,按照以下方式进出渲染 
	1. 解析html 生成dom树 
	2. 解析css 生成css对象模型cssom 
	3. 利用dom和cssom构建渲染树 
	4. 浏览器根据渲染树把页面绘制到屏幕上



7、关闭连接,以TCP四次挥手释放


1.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的是短连接。也就是说,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如果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 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JavaScript文件、图像文件、CSS文件等;当浏览器每遇到这样一个Web资源,就会建立一个HTTP会话。
	但从 HTTP/1.1起,默认使用长连接,用以保持连接特性。使用长连接的HTTP协议,会在响应头有加入这行代码:
	Connection:keep-alive
	在使用长连接的情况下,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 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

2. 以四次挥手的方式关闭连接




8、浏览器将首页文件进行解析,并将Web页




显示给用户



附录状态码

1××
	1××类状态码属于提示信息,是协议处理的中间状态,实际能够用到的时候很少。我们偶尔能够见到的是“101 Switching Protocols”。它的意思是客户端使用 Upgrade 头字段,要求在 HTTP 协议的基础上改成其他的协议继续通信,比如 WebSocket。而如果服务器也同意变更协议,就会发送状态码 101,但这之后的数据传输就不会再使用 HTTP 了。

2××
	2××类状态码表示服务器收到并成功处理了客户端的请求,这也是客户端最愿意看到的状态码。
		1. “200 OK”是最常见的成功状态码,表示一切正常,服务器如客户端所期望的那样返回了处理结果,如果是非 HEAD 请求,通常在响应头后都会有 body 数据。
		2. “204 No Content”是另一个很常见的成功状态码,它的含义与“200 OK”基本相同,但响应头后没有 body 数据。所以对于 Web 服务器来说,正确地区分 200 和 204 是很必要的。
		3. “206 Partial Content”是 HTTP 分块下载或断点续传的基础,在客户端发送“范围请求”、要求获取资源的部分数据时出现,它与 200 一样,也是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 body 里的数据不是资源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状态码 206 通常还会伴随着头字段“Content-Range”,表示响应报文里 body 数据的具体范围,供客户端确认,例如“Content-Range: bytes 0-99/2000”,意思是此次获取的是总计 2000 个字节的前 100 个字节。
		
3××
	3××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发生了变动,客户端必须用新的 URI 重新发送请求获取资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定向”,包括著名的 301、302 跳转。
		1. “301 Moved Permanently”俗称“永久重定向”,含义是此次请求的资源已经不存在了,需要改用新的 URI 再次访问。
			与它类似的是“302 Found”,曾经的描述短语是“Moved Temporarily”,俗称“临时重定向”,意思是请求的资源还在,但需要暂时用另一个 URI 来访问。
			301 和 302 都会在响应头里使用字段 Location 指明后续要跳转的 URI,最终的效果很相似,浏览器都会重定向到新的 URI。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语义,一个是“永久”,一个是“临时”,所以在场景、用法上差距很大。
		  比如,你的网站升级到了 HTTPS,原来的 HTTP 不打算用了,这就是“永久”的,所以要配置 301 跳转,把所有的 HTTP 流量都切换到 HTTPS。再比如,今天夜里网站后台要系统维护,服务暂时不可用,这就属于“临时”的,可以配置成 302 跳转,把流量临时切换到一个静态通知页面,浏览器看到这个 302 就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情况,不会做缓存优化,第二天还会访问原来的地址。
		2. “304 Not Modified” 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状态码,它用于 If-Modified-Since 等条件请求,表示资源未修改,用于缓存控制。它不具有通常的跳转含义,但可以理解成“重定向已到缓存的文件”(即“缓存重定向”)。301、302 和 304 分别涉及了 HTTP 协议里重要的“重定向跳转”和“缓存控制”,在之后的课程中我还会细讲。
		
4××
	4××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有误,服务器无法处理,它就是真正的“错误码”含义了。
	1. “400 Bad Request”是一个通用的错误码,表示请求报文有错误,但具体是数据格式错误、缺少请求头还是 URI 超长它没有明确说,只是一个笼统的错误,客户端看到 400 只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所以,在开发 Web 应用时应当尽量避免给客户端返回 400,而是要用其他更有明确含义的状态码。
	2. “403 Forbidden”实际上不是客户端的请求出错,而是表示服务器禁止访问资源。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例如信息敏感、法律禁止等,如果服务器友好一点,可以在 body 里详细说明拒绝请求的原因,不过现实中通常都是直接给一个“闭门羹”。
	4. “404 Not Found”可能是我们最常看见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状态码,它的原意是资源在本服务器上未找到,所以无法提供给客户端。但现在已经被“用滥了”,只要服务器“不高兴”就可以给出个 404,而我们也无从得知后面到底是真的未找到,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它比 403 还要令人讨厌。
	4××里剩下的一些代码较明确地说明了错误的原因,都很好理解,开发中常用的有:
		405 Method Not Allowed:不允许使用某些方法操作资源,例如不允许 POST 只能 GET;
		406 Not Acceptable:资源无法满足客户端请求的条件,例如请求中文但只有英文;
		408 Request Timeout:请求超时,服务器等待了
		409 Conflict:多个请求发生了冲突,可以理解为多线程并发时的竞态;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请求报文里的 body 太大;
		414 Request-URI Too Long:请求行里的 URI 太大;
		429 Too Many Requests:客户端发送了太多的请求,通常是由于服务器的限连策略;
		431 Request Header Fields Too Large:请求头某个字段或总体太大;

5××
	5××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请求报文正确,但服务器在处理时内部发生了错误,无法返回应有的响应数据,是服务器端的“错误码”。
	1.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与 400 类似,也是一个通用的错误码,服务器究竟发生了什么错误我们是不知道的。不过对于服务器来说这应该算是好事,通常不应该把服务器内部的详细信息,例如出错的函数调用栈告诉外界。虽然不利于调试,但能够防止黑客的窥探或者分析。
	2. “501 Not Implemented”表示客户端请求的功能还不支持,这个错误码比 500 要“温和”一些,和“即将开业,敬请期待”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开业”就不好说了。
	3. “502 Bad Gateway”通常是服务器作为网关或者代理时返回的错误码,表示服务器自身工作正常,访问后端服务器时发生了错误,但具体的错误原因也是不知道的。
	4. “503 Service Unavailable”表示服务器当前很忙,暂时无法响应服务,我们上网时有时候遇到的“网络服务正忙,请稍后重试”的提示信息就是状态码 503。503 是一个“临时”的状态,很可能过几秒钟后服务器就不那么忙了,可以继续提供服务,所以 503 响应报文里通常还会有一个“Retry-After”字段,指示客户端可以在多久以后再次尝试发送请求。



版权声明:本文为y_zilong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