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电磁兼容】02.07——PCB图的实战落地细节之布线(二)技巧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落地体现之布线(二)技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经验表明,90%的PCB的

布线问题

是由10%的电路引起的。那么这10%的关键电路

是什么

呢?

怎么来处理

呢?

关于PCB处理布线技巧该怎么处理呢?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 优先级

  2. 方法



一、优先级

​ 处理布线更加类似一个优先级的问题,即优先处理

关键布线

。就好像大家开车,救护车等有优先的路权,我们

关键信号

也有优先的路权,其他不重要的就要给重要的让路。

​ 对于EMC发射,最大的问题是具有重复波形的

高频数字电路

,例如时钟、总线和电源及

高噪声



高敏感

信号等控制信号。这些信号包含多种大振幅的高频谐波,时钟通常影响最大,接下来是总线,然后是重复性的控制信号。



二、方法

​ 关于方法,常用的方法如下:


  • 关键信号线的包地处理

图1 晶振的包地处理

如图1关于晶振CRY1的包地处理中,时钟信号应尽可能地



,晶体、振荡器或者谐振器尽可能靠近使用它们的电路,通过过孔连接另一侧地平面连接。包地处理可以为来自振荡器的杂散电容(电场)有

快速释放的通道


  • 3W法则

图2 3W法则

如图2所示,两条10mil走线的中心距

大于等于

3个走线宽度即30mil,即是3W走线方法,如果走线宽度W小于H(信号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时,则采用

3H原则


  • 降低布线的环路面积

图3 去耦电容的低环路布线示例

从电容两侧引线而不是两端出线,以减小电容的

环路面积

。去耦电容的引线要短粗,以减小引线电感,对于大的BULK电容,每个管脚需要2~3个引线和过孔分别到电源或地平面,不要多个电容公用一个接地过孔;


  • 关键信号走线不要跨分割

    (包括过孔、焊盘导致的参考平面缝隙)

对于走线跨参考平面分割(电源平面或地平面)的情况可参考

《回流篇》

。调整分割区域处走线,避免出现跨分割情况。对于无法调整的情况,在跨分割位置的两个参考平面间加桥接电容,例如0.01uF或1000pF。对于PGND和GND之间的跨分割电容推荐使用2kV电容,其他情况一般使用耐压50V的普通电容来提供信号回流路径,减小回流面积。


  • 走线基本的通流能力

图4 常用的走线线宽、铜箔厚度对应的过流能力

布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流能力,对应器件连线需要多粗,都需要依据具体连接的器件而定。

img


分享

微信公众号『

设计至纯

』,查看更多原创内容,O(∩_∩)O一键三连🤳、

分享

😍、收藏、点赞、

支持

🐱‍🚀。 ^ o ^

您的点赞、评论和关注,是小小编继续创作的不懈动力。

😀

640



版权声明:本文为caq_jw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