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ython中的几种推导式(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的简单介绍
python中的推导式是一种常用的生成列表,元组,字典以及集合的方法,很多时候只需要一句代码便可以完成多行代码的才能达到的结果。
有的初学者可能感觉推导式不好理解,其实只要我们多写个一两遍,经常使用也会感觉推导式特别简单的,平常应该大多听说的都是列表推导式。但是除了列表可以使用推导式,python的另外三个数据结构(字典、元组、集合)也是可以使用推导式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简单代码来进行演示(可以发现四种推导式都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使用了for循环),初学者建议把代码复制到编译器中运行之后对照着输出进行理解,理解后自己动手敲代码,然后将其运用在实际当中。
一、列表
# 数组推导式
arr = [i for i in range(5)]
arrTwo = [[j * i for j in range(3)] for i in range(5)] #使用两个for循环列表推导式生成二维列表
print('使用数组推导式生成的一维数组:',arr)
print('使用数组推导式生成的二维数组:',arrTwo)
输出结果:
使用数组推导式生成的一维数组: [0, 1, 2, 3, 4]
使用数组推导式生成的二维数组: [[0, 0, 0], [0, 1, 2], [0, 2, 4], [0, 3, 6], [0, 4, 8]]
二、元组推导式
# 元组推导式
tup = (tuple((t * p for p in range(3))) for t in range(5))
tupList = (l for l in range(5))
print('使用元组函数的元组推导式:',tuple(tup)) #元组推导式使用tuple函数将其转换成对应的类型
print('使用数组生成的元组推导式:',list(tupList)) #元组推导式使用list函数将其转换成对应的类型
输出结果:
使用元组函数的元组推导式: ((0, 0, 0), (0, 1, 2), (0, 2, 4), (0, 3, 6), (0, 4, 8))
使用数组生成的元组推导式: [0, 1, 2, 3, 4]
三、字典推导式
# 字典推导式
obj = {i : i * 3 for i in range(5)}
print('基本的字典推导式:',obj)
nameTuple = ("Jack", "Tom", "jerry") # 保存名字元组
identityTuple = ("dog", "cat", "mouse") #保存身份元组
nameList = ["Jack", "Tom", "jerry"] # 保存名字列表
identityList = ["dog", "cat", "mouse"] #保存身份列表
dictTuple = {i : j for i, j in zip(nameTuple, identityTuple)} # 字典推导式
dictList = {i : j for i, j in zip(nameTuple, identityTuple)} # 字典推导式
print('根据元组生成的字典:',dictTuple)
print('根据列表生成的字典:',dictList)
输出结果:
基本的字典推导式: {0: 0, 1: 3, 2: 6, 3: 9, 4: 12}
根据元组生成的字典: {'Jack': 'dog', 'Tom': 'cat', 'jerry': 'mouse'}
根据列表生成的字典: {'Jack': 'dog', 'Tom': 'cat', 'jerry': 'mouse'}
四、集合
集合是一个无序不重合的元素序列,和字典一样也是使用 { } 包括起来,不同于字典的是集合没有键值对的概念,在包括的值上面和列表是一致的,使用英文逗号作为值的分割符,但是在其中的
值是唯一不重复的
,使用的场景上低于列表、字典以及元组
setObj = {i for i in range(5)} #集合列表推导式
print(setObj)
输出结果
{0, 1, 2, 3, 4}
最后
python中的列表推导式可以大量节省我们的代码数量,初学者刚开始可能理解有点困难,但我们学习编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边理解边敲代码可以让我们更快的理解一些知识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51033461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