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
28号出发:
中午乘高铁出发,晚上11点到达青岛站附近的宾馆。
29号调试:
早上8点乘专车到达比赛现场,开始调试,由于没有传感器,要适应场地,所以重调。
晚上6点多调试完成,每个赛道都试了一遍,基本可以跑完。
以为可以安心的时候,8点多机器人走赛道时候被人拉了一下,脚底舵机坏了,重新换,一切数据重调。没有调完,10点多回的酒店。
30号初赛:
由于运气好,我们下午比赛,所以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用于调试。但是依旧没有调试完成。
但是运气不好,下午快比赛前30分钟,舵机线损坏,换了三根才好,勉强赶上。
运气很好,第一次跑离终点线就差20多厘米。
运气不好,电量不足,结果第一次跑成为了最好的一次成绩。
31号复赛:
被分配到另一条赛道,机器人走向偏右,走出赛道,心底冰凉。
但是运气好,在我以为拿优秀奖退场的时候,比赛结果按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结果,拿到了国二。
晚饭去和队友们吃海鲜自助,巧合的是,去年的那个时候我因为海鲜中毒躺医院了,所以并没有多吃。
晚上在青岛看海,这是人生第一次看海。
1号回校
经验
- 备份舵机不足,最少每种需要备份2个。
- 舵机性能必须好,不要贪图便宜。
- 舵机线严重不足,向隔壁小姐姐借了3条,救了我和我其他组的队友。(小姐姐人真好)
- 机器人脚板最好又宽又大,观察其他组的机器人,发现这种脚板走路最稳。
- 比赛前最好有充足的调试经验,比赛场地与学校实验室是不同的,学校里走直,比赛不一定。
- 电池电压对机器人影响蛮大,最好控制在7.4V-7.8V中间。过高容易烧坏。
-
比赛虽然有时间限制,但是不要太看重快(在时间范围里就可以),要看重
稳
。 - 比赛现场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心态一定要放平。
- 运气很重要。
总结
这次比赛一共有80多个学校参加,但是能全程走完并不多,一是没有传感器,二是选的赛道本身并不是完全光滑,前一米就有一点突起。
而且两条赛道,同样的程序,放在一条赛道上机器人左偏,另一条赛道机器人右偏。调试机器人的人很多,排队的人也就多,半小时也机器人也只能就跑两次,真的很考验调试技术,所以走路的时候多一个人帮你看看,多一个角度,多一份意见,调试的更快。
最后,祈祷幸运女神青睐吧。
也不要太拘泥于眼前的机器人,比赛场地很大,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机器人。
学习别人的技术,开阔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