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服务
- 组帧;将要传输的数据封装成帧
- 链路接入;可分为点对点链路(独占)和广播链路(共享)
- 可靠交付;即在相邻节点间经数据链路实现数据报的可靠传输
- 差错控制;检错纠错
差错控制
-
噪声可分为随机噪声和冲击噪声
- 随机噪声:热噪声、传输介质引起的噪声等,具有典型的随机特征。
- 冲击噪声:突然发生的噪声,如雷击、电机启停等,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并且容易造成一段时间的传输差错。
- 随机噪声引起的传输差错称为随机差错或独立差错,具有独立性、稀疏性和非相关性等特点
- 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称为突发差错,通常是连续或成片的信息差错,差错之间具有相关性,差错通常几种发生在某段信息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 检错重发;接收方利用差错编码检测数据是否出错,对于出错的数据,接收端请求发送端重发数据加以纠正
- 前向纠错(FEC);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发生包含纠错编码信息的帧,接收端收到帧后利用纠错编码进行差错检测,对于发生错误的帧直接进行纠错
- 反馈校验;接收端将受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发回发送端,发送端对比判断是否正确
- 检错丢弃;不纠正出错的数据,直接丢弃数据
差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指出:对于一个给定的有干扰信道,只要发送端以低于信道容量C的数据速率R发送信息,则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式,使得编码错误概率P随着码长n的增加而按指数下降至任意小的值
差错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 汉明距离:两个等长码字之间,对应位不同的位数。差错编码的检错或纠错能力与编码的汉明距离有关;例如码字01100101与码字10011101之间的汉明距离为5
- 对于检错编码,如果编码集的汉明距离为r+1,则该差错编码可以检测r位的差错
- 对于纠错编码,如果编码集的汉明距离2r+1,则该差错编码可以纠正r位的差错
典型的差错编码
异或(XOR)运算:位相同结果为0,位不同结果为1
- 奇偶校验码——50%检错率,使用1位冗余信息实现差错检测,补0或1确保1的个数位1或0;示例如下:
- 汉明码——可实现单个比特差错纠正
- 循环冗余码CRC,示例如下:
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 MAC协议分类:信道划分MAC协议、随机访问MAC协议、受控接入MAC协议
信道划分MAC协议
- 频分多路复用FDM——常用于模拟传输的宽带网络中
- 时分多路复用TDM——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STDM)、异步时分多路复用(ATDM)
- 波分多路复用WDM——广泛应用于光纤,实质是一种频分多路复用
- 码分多路复用CDM
随机访问MAC协议
-
ALOHA协议
- 纯ALOHA——工作原理:任何一个站点有数据要发送时就可以直接发送至信道
- 时隙ALOHA——基本思想:把信道时间分成离散的时隙,每个时隙为发送一帧所需要的发送时间,每个通信站只能在每个时隙开始时刻发送帧,如果在一个时隙内发生帧出现冲突,下一个时隙以概率P重发帧,以概率1-P不发该帧,直到帧发送成功
-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
- 非坚持CSMA——基本原理:若通信站有数据发送,先侦听信道,若空闲,立即发送,若忙,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重新侦听信道,尝试发送数据,若冲突,则等待一个随机事件,重新开始侦听信道,尝试发送数据
- 1-坚持CSMA——若通信站有数据发送,先侦听信道,若空闲,立即发送,若忙,则继续侦听信道直至发现信道空闲,然后立即发送数据
- P-坚持CSMA——若通信站有数据发送,先侦听信道,若空闲,则以概率P在最近时隙开始时刻发送数据,以概率1-P延迟至下一个时隙发送;若信道忙,则等待下一个时隙,重新开始发送过程;若发送数据时发送冲突,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
-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基本原理:通信站使用CSMA进行数据发送,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碰撞,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个冲突强化信号,使所有通信站都知道冲突的发生;发出冲突强化信号后,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程。
-
CSMA/CD的工作状态分为如下三种:
- 传输状态;一个通信站使用信道,其他站禁止使用
- 竞争状态;所有通信站都有权尝试对信道的使用权
- 空闲状态:没有通信站使用信道
受控接入MAC协议
-
集中式控制——系统中有一个主机负责调度其他通信站接入信道,从而避免冲突。主要方法是轮询技术,又分为轮叫轮询和传递轮询
- 轮叫轮询——主机轮流查询各站,询问有无数据要发送,主机也可以主动将数据发给各站
- 传递轮询——主机先向站N发出轮询帧,站N在发送数据后或在告诉主机没有数据发送时,即将其相邻站(站N-1)的地址附上
-
分散式控制
- 比较典型的分散式控制方法就是令牌技术——令牌代表了通信站使用信道的许可,在信道空闲时抑制在信道上传输,一个通信站如果想发送数据就必须首先获得令牌,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发送数据,在发送完数据后重新产生令牌并发送到信道上,以便其他通信站使用信道
-
令牌环主要操作过程:
- 网络空闲时,只有一个令牌在环路上绕行
- 当一个站点要发送数据时,必须等待并获得一个令牌,将令牌标志位置为“1”随后便可发送数据
- 环路中每个站点边转发数据,边检查数据帧中目的地址,若为本站点地址,便读取其中所携带的数据
- 数据帧环绕一周返回时,发送站将其从环路上撤销,即“自生自灭”
- 发送站点完成数据发送后,重新产生一个令牌传至下一个站点,以使其他站点获得发送数据帧的许可权
局域网
- IEEE802委员会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数据链路层寻址与ARP
- MAC地址——MAC地址长度为6字节,共有2的48次方个可能的MAC地址;MAC地址具有唯一性
- 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根据本网内目的主机或默认网关的IP地址获取其MAC地址
-
DNS与ARP比较
- 解析内容不同;DNS将主机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ARP将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MAC地址
- 解析范围不同;DNS可以解析Internet内任何位置的主机域名,ARP只为在同一个子网上的主机和路由器接口解析IP地址
- 实现机制不同;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DNS解析需要在层次结构的DNS服务器之间进行查询,ARP是通过局域网内广播ARP查询,维护ARP表,获取同一子网内主机或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关系
以太网
- 以太网帧结构
- 以太网向网络层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
以太网技术
- 10Base-T——采用UTP作为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it/s
- 快速以太网——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100Mbit/s
- 千兆位以太网
- 万兆位以太网
交换机
- 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当一帧到达后,交换机首先要决策该帧丢弃还是转发,如果是转发的化,还必须进一步决策应将该帧转发到哪个(或哪些)端口去
- 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学习
A向B发送一个帧,从端口1进入交换机;交换机收到该帧后,查找交换表,查询无果;交换机将该帧的源MAC地址A和端口1写入交换表,(一次学习),并向出端口1意外的所有端口泛洪该帧;C和D丢弃该帧,B收下写入交换表
-
以太网交换机的优点:
- 消除冲突
- 支持异质链路
- 网络管理
虚拟局域网
-
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 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每个交换机端口属于一个VLAN,如Trunk端口
- 基于MAC地址划分——每个连接到交换机的主机MAC地址定义VLAN成员
- 基于上层协议类型或地址划分——根据链路层帧所携带数据中的上层协议类型(如IP)或地址(如IP地址)定义VLAN成员;优点:有利于组成基于应用的VLAN
点对点链路协议
PPP
- 主要功能:成帧、链路控制协议、网络控制协议
- 不能实现的功能:差错纠正、流量控制、按序交付
- PPP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家庭用户拨号上网
- PPP需要提供透明传输服务,即无论上层协议的分组中包含什么样的位串或字节,都应该能够通过PPP正确传输
- PPP定义了一个特殊的控制转义字节01111101
HDLC协议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面向位的协议,其帧格式如下:
- HDLC有三种类型帧:信息帧(I格式)、管理帧(S格式)、无序号帧(U格式),如下图所示:
- HDLC使用位填充,首先,发送端扫描整个数据字段,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就立即插入一个0;接收端先找到标志字段01111110确定帧边界,接着利用硬件扫描整个比特流,发现5个连续1后删除其后的0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51371629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