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质量监控 – 守好入口第一关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作者:李爽,腾讯云拨测产品经理。


为什么需要网络质量监控?

如果说过去的互联网行业,是围绕着国内一线城市需求,快速发展成熟的十年。那么现在和未来的互联网行业,则是从一线城市扩展,对内下沉、对外拓展,以二三线城市及海外市场的需求拉动持续增长的时代。

一方面,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经济已经完成了从一线城市到二线、三线等城市、地区的扩展。已扩展到直播、电商、游戏、在线教育、社区团购等行业中,下沉市场都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另一方面,原创能力、制造能力的成熟、以及疫情的持续影响,令游戏、跨境电商等行业中,企业的海外市场空间快速扩大。

然而,在服务下沉和出海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往往面临一个共性的新挑战 – 网络质量的不稳定及不确定性。二三线及更为偏远的地域,由于地理环境、网络运营商复杂等情况,导致网络延迟大、不稳定,甚至是一些区域性的不可用风险。海外地域的网络质量和稳定性,更是会受到当地运营商、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页面的可用性,是用户体验的第一关,也是流量转化的第一步,由于网络影响,导致的访问无效、卡顿、响应慢、耗时长等问题,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据统计,页面响应每慢1秒,用户转化率下降7%,访问量将下降11%,用户满意度下降16%。而如果页面响应时间超过3秒,一半以上的用户,会放弃浏览。网络质量作为用户与企业服务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一个不可控的外部变量,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故而导致网络问题带来的用户流失,企业甚至无法有效地感知和衡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图片


网络质量监控中的痛点

网络质量作为服务可用的第一关,对用户体验影响深远,而监测网络质量的方式其实并不复杂。一台 PC,通过 Ping、Dig、Telnet 等简单的命令行指令,就能快速发现网络问题。那么为何大多数企业仍然无法实现有效的网络监控呢?核心的阻碍主要有如下几点:




用户分布广、网络环境多样 – 难覆盖

网络监控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覆盖度。对于大部分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用户接入的网络环境是城市✖️运营商的复杂度。就国内而言,主要用户流量聚集在200+城市,主流+次级网络运营商多达 200余家;更遑论海外不同国家均有4-5个主流运营商。而用户接入的方式又分为 PC、移动端,网络环境可能是移动网络、WI-FI。企业希望靠自身能力,建立全面覆盖的网路质量监控,即便对于头部互联网大企业,也存在极高的门槛。




缺少权威数据 – 定责难

部分企业,由于运维团队和资源地域分布广泛,能够借助内部资源构建高覆盖度的网络质量探测网,对服务、域名进行规律性的检测,及时发现网络质量问题。然而,源于网络中各种资源供应商(CDN、DNS、网关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的问题反馈、定责时,往往由于探测手段、数据处理方式等问题,受到数据权威性的质疑。




被动事后排查 – 复现难

大多数运维团队对于网络故障的感知,源于前线业务的反馈(如:用户投诉、运营观测到某一区域流量急剧下降)。一方面,这种事后的反馈机制,往往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业务损失;同时,由于网络环境本身的复杂多样性,路由不确定性,即便找到对应地域的机器进行快速验证,也无法保证可以复现问题,避免同类问题产生,持续造成业务影响。


腾讯云拨测如何帮你监控网络质量?




1. 广泛分布探测点 – 全面覆盖多种网络环境


腾讯云拨测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覆盖99%的用户接入方式和网络环境,真正做到无死角监控 。

图片




2. 地区、运营商多维聚合对比 – 快速定位影响范围

全地域,运营商网络质量对比一目了然。快速发现区域性、运营商网络问题,及时修复,最大化降低业务影响。

图片




3. 详细日志信息 – 完整保留故障现场

针对每一次探测,腾讯云拨测为您提供探测点基本信息外,还全量保留 Dig、Ping 日志,跃点信息。无需复现,直接保留故障现场。

图片




4. 自动抓包 – 无死角全面传输情况捕捉

如果详细日志不足以支持故障排查,需要抓包分析终极手段,腾讯云拨测任务配置中,支持针对探测中的“错误请求”或者针对“全部请求”自动抓包。后续,可以在详细日志页面,下载数据包,深入分析。

图片

腾讯云云拨测(Cloud Automated Testing,CAT)利用分布于全球的监测网络,以真实终端用户使用场景为视角,提供模拟终端用户体验的拨测服务。云拨测覆盖全球主要城市和运营商,拥有 IDC、LastMile 真实网民、手机端三种类型的拨测点,拨测数据来自于真实网络环境中的真实设备,可以完整还原真实网民的使用场景。了解更多: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cat。如需了解更多监控领域的知识,欢迎关注”腾讯云监控”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38389696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