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地阅读了一下这篇论文,下面主要想讲述一下作者想解决的问题、该论文的主要贡献,并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概念进行解释。
目标检测算法一般分为两种:one-stage detector、two-stage detector。
Two-stage detector
:
该类算法讲检测问题分两步走,首先产生候选区域(region proposal),然后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region proposal是什么?)
One-stage detector:
没有region proposal阶段,直接产生目标位置以及类别。(为什么可以没有region proposal阶段??)
在目标检测算法中,一直存在一个现象,就是
One-stage detector
虽然快于
Two-stage detector
,但是其精度总是低于后者,作者指出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one-stage detector训练时类别不平衡导致的。
Two-stage detector
不存在类别不平衡现象,因为在Proposal stage能够迅速降低候选目标位置的数目到一个很小的数目,过滤掉大多数背景样本;在第二阶段(分类阶段)中,执行抽样启发式(sampling heuristics)来保持前景与背景比例的一个平衡,sampling heuristics有:固定前景与后景比、OHEM。
Two-stage detector
能够降低候选目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