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学习日记(1)——Verilog简介和设计方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其他



Verilog HDL(简称 Verilog )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数字电路的系统设计。可对算法级、门级、开关级等多种抽象设计层次进行建模。


Verilog 继承了 C 语言的多种操作符和结构,与另一种硬件描述语言 VHDL 相比,语法不是很严格,代码更加简洁,更容易上手。


Verilog 不仅定义了语法,还对语法结构都定义了清晰的仿真语义。因此,Verilog 编写的数字模型就能够使用 Verilog 仿真器进行验证。






1.1 Verilog 简介

Verilog 具有很强的电路描述与建模能力,能从多个层次对数字系统进行描述和建模。因此,在简化硬件设计任务、提高设计效率与可靠性、语言易读性、层次化和结构化设计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潜力。



发展历史

  • 1983 年,Verilog 最初由 Gateway Design Automation 公司(GDA)的 Phil Moorby 创建,作为内部仿真器的语言,主要用于逻辑建模和仿真验证,被广泛使用。
  • 1989 年,GDA 公司被 Cadence 公司收购,Verilog 语言成为 Cadence 公司的私有财产。
  • 1990 年,Cadence 公司成立 OVI(Open Verilog International)组织,公开 Verilog 语言,促进 Verilog 向公众领域发展。
  • 1992 年,OVI 决定致力于将 Verilog OVI 标准推广为 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标准。
  • 1995 年,OVI 的努力获得成功,IEEE 制定了 Verilog HDL 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即 IEEE Std 1364-1995,也称之为 Verilog 1.0。
  • 2001 年,IEEE 发布 Verilog 第二个标准(Verilog 2.0),即 IEEE Std 1364-2001, 简称为 Verilog-2001 标准。由于 Cadence 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影响力及 Verilog 语言的简洁易用性,Verilog 成为电路设计中最流行的硬件描述语言。



主要特性

下面是 Verilog 的主要特性:

  • 可采用 3 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建模:行为级描述——使用过程化结构建模;数据流描述——使用连续赋值语句建模;结构化方式——使用门和模块例化语句描述。
  • 两类数据类型:线网(wire)数据类型与寄存器(reg)数据类型,线网表示物理元件之间的连线,寄存器表示抽象的数据存储元件。
  • 能够描述层次设计,可使用模块实例化描述任何层次。
  • 用户定义原语(UDP)创建十分灵活。原语既可以是组合逻辑,也可以是时序逻辑。
  • 可提供显示语言结构指定设计中的指定端口到端口的时延,以及路径时延和时序检查。
  • Verilog 支持其他编程语言接口(PLI)进行进一步扩展。PLI 允许外部函数访问 Verilog 模块内部信息,为仿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测试方法。
  • 同一语言可用于生成模拟激励和指定测试的约束条件。
  • 设计逻辑功能时,设计者可不用关心不影响逻辑功能的因素,例如工艺、温度等。
  • ……



主要应用

专用集成电路(ASIC),就是具有专门用途和特殊功能的独立集成电路器件。Verilog 作为硬件描述语言,主要用来生成专用集成电路。

主要通过 3 个途径来完成:


1.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和 CPLD 是实现这一途径的主流器件。他们直接面向用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实现快捷,测试方便,开发效率高而成本较低。


2.半定制或全定制 ASIC

通俗来讲,就是利用 Verilog 来设计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专用芯片。根据基本单元工艺的差异,又可分为门阵列 ASIC,标准单元 ASIC,全定制 ASIC。


3.混合 ASIC

主要指既具有面向用户的 FPGA 可编程逻辑功能和逻辑资源,同时也含有可方便调用和配置的硬件标准单元模块,如CPU,RAM,锁相环,乘法器等。




1.2 Verilog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Verilog 的设计多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top-down)。即先定义顶层模块功能,进而分析要构成顶层模块的必要子模块;然后进一步对各个模块进行分解、设计,直到到达无法进一步分解的底层功能块。这样,可以把一个较大的系统,细化成多个小系统,从时间、工作量上分配给更多的人员去设计,从而提高了设计速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计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erilog 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需求分析

工作人员需要对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进行分析理解,做出电路系统的整体规划,形成详细的技术指标,确定初步方案。例如,要设计一个电子屏,需要考虑供电方式、工作频率、产品体积、成本、功耗等,电路实现采用 ASIC 还是选用 FPGA/CPLD 器件等。


功能划分

正确地分析了用户的电路需求后,就可以进行逻辑功能的总体设计,设计整个电路的功能、接口和总体结构,考虑功能模块的划分和设计思路,各子模块的接口和时序(包括接口时序和内部信号的时序)等,向项目组成员合理分配子模块设计任务。


文本描述

可以用任意的文本编辑器,也可以用专用的 HDL 编辑环境,对所需求的数字电路进行设计建模,保存为 .v 文件。


功能仿真(前仿真)

对建模文件进行编译,对模型电路进行功能上的仿真验证,查找设计的错误并修正。

此时的仿真验证并没有考虑到信号的延迟等一些 timing 因素,只是验证逻辑上的正确性。


逻辑综合

综合(synthesize),就是在标准单元库和特定的设计约束的基础上,将设计的高层次描述(Verilog 建模)转换为门级网表的过程。逻辑综合的目的是产生物理电路门级结构,并在逻辑、时序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寻求逻辑、面积、功耗的平衡,增强电路的可测试性。

但不是所有的 Verilog 语句都是可以综合成逻辑单元的,例如时延语句。


布局布线

根据逻辑综合出的网表与约束文件,利用厂家提供的各种基本标准单元库,对门级电路进行布局布线。至此,已经将 Verilog 设计的数字电路,设计成由标准单元库组成的数字电路。


时序仿真(后仿真)

布局布线后,电路模型中已经包含了时延信息。利用在布局布线中获得的精确参数,用仿真软件验证电路的时序。单元器件的不同、布局布线方案都会给电路的时序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出现错误。出错后可能就需要重新修改 RTL(寄存器传输级描述,即 Verilog 初版描述),重复后面的步骤。这样的过程可能反复多次,直至错误完全排除。


FPGA/CPLD 下载或 ASIC 制造工艺生产

完成上面所有步骤后,就可以通过开发工具将设计的数字电路目标文件下载到 FPGA/CPLD 芯片中,然后在电路板上进行调试、验证。

如果要在 ASIC 上实现,则需要制造芯片。一般芯片制造时,也需要先在 FPGA 板卡上进行逻辑功能的验证。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38489928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