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
    
     功能测试
    
    ,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很明显,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设计有问题或规格说明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作用
    
    
    黑盒测试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需求,主要试图发现下列几类错误。
    
    功能不正确或遗漏;
    
    界面错误;
    
    输入和输出错误;
    
    数据库访问错误;
    
    性能错误;
    
    初始化和终止错误等。
   
    
     流程
    
   
    
     测试计划
    
    
    首先,根据用户需求报告中关于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的规格说明书,定义相应的测试需求报告,即制订黑盒测试的最高标准,以后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将围绕着测试需求来进行,符合测试需求的应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时,还要适当选择测试内容,合理安排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及测试资源等。
    
    
     测试设计
    
    
    将测试计划阶段制订的测试需求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测试过程,并为每个测试过程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测试开发
    
    
    建立可重复使用的自动测试过程。
    
    
     测试执行
    
    
    执行测试开发阶段建立的自动测试过程,并对所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测试执行一般由单元测试、组合测试、集成测试、系统联调及回归测试等步骤组成,测试人员应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测试。
    
    测试评估
    
    结合量化的测试覆盖域及缺陷跟踪报告,对于应用软件的质量和开发团队的工作进度及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优点
    
   
- 基本上不用人管着,如果程序停止运行了一般就是被测试程序crash了
- 设计完测试用例之后,下来的工作就是爽了,当然更苦闷的是确定crash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