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Unix 和 Linux 系统中,程序可以在执行终止后传递值给其父进程,这个值被称为退出码(exit code)或退出状态(exit status)。在 POSIX 系统中,惯例做法是当程序成功执行时传递 0 ,当程序执行失败时传递 1 或比 1 大的值。
传递状态码为何重要?如果你在命令行脚本上下文中查看状态码,答案显而易见。任何有用的脚本,它将不可避免地要么被其他脚本所使用,要么被 bash 单行脚本包裹所使用。特别是脚本被用来与自动化工具 SaltStack 或者监测工具 Nagios 配合使用。这些工具会执行脚本并检查它的状态,来确定脚本是否执行成功。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即使你不定义状态码,它仍然存在于你的脚本中。如果你不定义恰当的退出码,执行失败的脚本可能会返回成功的状态,这样会导致问题,问题大小取决于你的脚本做了什么。
Linux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变量$?来保存上个已执行命令的退出状态码。
对于需要进行检查的命令,必须在其运行完毕后立刻查看或使用$?变量,它的值会变成由shell所执行的最后一条命令的退出状态码。
一个成功结束的命令的退出状态码是0,如果一个命令结束时有错误,退出状态码就是一个正数值(1-255)。
Linux上执行exit可使shell以指定的状态值退出。若不设置状态值参数,则shell以预设值退出。状态值0代表执行成功,其他值代表执行失败。exit也可用在script,离开正在执行的script,回到shell。
Linux错误退出状态码没有什么标准可循,但有一些可用的参考。